柬埔寨暹粒
今日:氣溫26-32℃ 濕度69%
遊吳哥古城,很倦。不是因烈日曬到汗流浹背,或是爬高爬低的疲憊,而是看到14世紀最富裕的東南亞王國的古城裏,某
塊千年古石頭上,竟被某華人刻詩作對,讓拙作與千年藝術媲美,那刻,印度教保護神突然上身,指着石頭痛罵「詩人」。罵後,真的很累。
記者、攝影:梁佩芬
鳴謝:東瀛遊、越南航空
巴戎寺 國王自我神化
遊古城,不想與與日俱增的韓國遊客碰個正着,六時半起床是不錯選擇。吃飽早餐,出發,雖住在離古城遺迹最近的酒店,仍要坐約20分鐘車才到達大門入口。買了張三天門票,40美元,貼上相片,竟是門票又是紀念品。
我坐在冷氣開放的旅遊車內,本是很舒服,但沿路見到其他自由行用每天10美元包一架篤篤遊古城,雖在路上食沙塵,但可邊駛邊拍照,讓隔着玻璃看風景的我,羨慕不已。
我到了神的住所……
入了大門,首先經過世界七大文明古迹,有小吳哥之稱的吳哥窟,但過門不入,因要直搗深處,先去大吳哥城內正中的巴戎寺。
車停在廟前,眼前竟是一堆又黑又綠、好像發霉發臭的地方,這就是公元八世紀東南亞最大王國,領土包括現在的越南、馬來西亞、老撾及泰國所供奉的神靈的寺廟?外形雖不美觀,但巴戎寺的宏偉,是要入內才感受到。
先要手腳並用行上有獅子及眼鏡蛇做守衞的門口,經過層層門口,看到一幅描寫有長耳朵的吳哥人打占婆人的浮雕後,便見到共有54個、每個三層、代表風水土的寶塔。每個塔不只對稱,還附上一個國王賈耶跋摩七世樣子,但觀世音神情的三呎四面雕像,國王卻將自己神化,人神合一,人民來拜神,即來拜自己吧!
巴戎寺是賈耶跋摩七世的傑作,也是吳哥王朝被占婆人入侵後建造的寺廟。迷信的國王覺得先前信奉的印度教保護不了吳哥險被敵人蠶食,而改信奉大乘佛教,但巴戎寺的設計仍依印度教中的宇宙論精神而興建,即中央有五個塔,每塔三層,左右對稱,更有不少仙女像及代表宇宙的蓮花圖案刻在不同的石頭上。所以,這寺是兩教合一而成。爬過每一級近半呎的樓梯兩次後,便見到中央最高43米的寶塔,這是神的住所。
吳哥通 黑白二道齊保衞
全吳哥古迹有310平方公里,僅存只有供奉神仙的石造寺廟,人住的古城,因用木造,失落後被雨林入侵,消失了。寺廟零星散落各處,要去另一個地方,就要坐車。今天到了為國王選座駕的地方鬥象台,高棉皇帝跟祖先傳統,最初是信奉印度教,其勞斯萊斯座駕是用大象。入選大象在台上鬥一番,勝出便成為御用座駕。雖只是鬥象用,但台的設計也很講究,有鴉樣人身的伽佬達雕像做保護,也有佛像坐鎮,以監察決鬥過程是否公平。
鬥象台對面是十二生肖寶塔。寶塔作用說法不一,據元朝特史周達觀《真臘風土記》記載,寶塔是用來囚疑犯,疑犯依生肖進入寶塔,3日內不可進食喝水,如無恙出來,代表無罪,否則代表神的懲罰,亦是罪犯。但現代柬埔寨人卻解釋寶塔是用來作空中飛人表演給皇帝看。可是,寶塔卻對正古代法院遺址,是囚犯定娛樂,真是神才知道!因吳哥王朝根本沒自家的文獻記載,是個失落之謎。可是,只要經過大吳哥的南大門入口吳哥通,多少也感覺到吳哥王朝的霸氣,門口當然刻上四面佛皇帝樣的「吳哥的微笑」,大門左邊是神仙,右邊是魔鬼,各有54尊,代表全國54個郡,正所謂黑白兩道一齊保衞!
吳哥窟 韓婦爬高塔有甫士
中午的暹粒,太陽直曬,莫說政府人員從11點半午餐加午睡到下午二時,就算參加旅行團,這段時間也是返酒店休息避暑,消除疲勞。數小時後,我精神抖擻地才開始走入在1112年開始興建,30年後才完成的小吳哥吳哥窟,全個寺廟都是暹粒附近的荔枝山最上乘的石頭建造,有說因興建吳哥窟,所有靚的石頭均用盡了,以後建的寺廟,所有石頭均是次貨!
穿過大門及護城河後,雖還有一段路才到五枝蓓蕾狀的蓮花塔,有名小僧坐在藏經閣的窗口向我們揮手,小人之心,以為是來討錢,但愈近愈看清其慈祥容貌,當走入藏經閣向小僧討名字時,他竟二話不說,用自備走珠筆給我一個簽名!
穿過沒有蓮花的蓮花池,便是嚮往已久但又無膽嘗試的爬高塔活動。五座蓮花塔,最高是中間負責祭天神的塔。石梯雖只有37級,但斜度是67°,沒經驗的人都要五體投地爬到上頂,但有些人天生異稟,竟可跑上去,更離譜是一批韓國婦人,可在半路中途轉身擺甫士影相,韓人能力,真不可小覷。爬到上頂,卻有點失望,內裏充滿一陣尿味,但我們應該欣賞建在塔上的皇帝四個淨身池,可是,為何要爬到這裏才沖涼呢?導遊戲說,不同日子,風水位不同,才有東南西北四個浴池!
巴肯山 跟夕陽鬥快落山
一天最後的行程,就是上古城最高的巴肯山,在67米的山上看日落!5點上到山,已人頭湧湧,個個擺好腳架準備捕捉最完美的日落;也有人開始下山,他們志不在日落,而是山上的巴肯寺。日落時間到了,但太多雲,太陽未到地平線,已被雲層掩沒!於是大家又趁還有夕陽餘暉,趕快下山!日落看不到,惟有翌朝四時爬起床,回吳哥窟看日出!可是,結果還是差不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