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對中華煤氣(003)派發特別股息期望甚殷,結果落空,股價插低80仙至18.3元,但已獲支持,反映市場的信心。
去年中煤總盈利52.81億元,增長60.7%,每股盈利94.9仙,已派中期息12仙,將派末期息23仙,全年股息35仙,與上年相同。
盈利包括攤佔嘉亨灣及京士柏地產項目提供16.21億元,以及攤佔國際金融中心物業重估增值5.98億元。換言之,燃氣業務盈利為30.62億元,只較上年增加1970萬元,微不足道,以此計算,每股盈利只是55仙。
去年煤氣銷量增0.5%,其中住宅增1.4%,工商業則降0.7%,客戶增3.5萬戶,低於去年初預期增加的4.3萬戶。煤氣費未能提高,石腦油價升,雖有燃料調整費,而非燃料的支出增加16.9%,未計投資收入前營業盈利已較上年減少2.2%。投資收入雖大增,而利息支出增幅更大,兩者計算,淨收入只增11.8%,已計入燃氣業務,因而獲得輕微增長。於內地的投資,貢獻增長80%至2.4億元,是增長主因。
中煤去年資本支出23.95億元,包括內地投資及本港引入天然氣工程,另回購股份1.06億股,耗資16.77億元,使中煤淨負債比率由4%升至29%,估計是不派發特別股息的原因。事實上,物業發展收益只是16.21億元,已全部用於回購,派特息只是市場一廂情願,況且李兆基持續11次增持股份,若派特息,私心過於明顯,即使將全部物業盈利派特息,每股不過30仙,李兆基增持2109萬股,額外收益只是633萬元。中煤寧願用於回購,使大股東所佔股權增加,配合大股東策略。
內地貢獻堪憧憬
對今年業績的展望,應在於內地貢獻增加。去年底於內地的投資已增至73億元,並已拓展至水務,相信業績繼續有強勁增長。
中煤佔嘉亨灣50%,今年仍有54萬方呎出售,而佔權益73%的翔龍灣,住宅120萬方呎,此項目幾乎無地價,成本極低,即使今年只售一半,物業利潤也會高於去年,而且持續至明年。
現價18.4元,以燃氣業計,PE33.4倍,息率1.9%,表面數字不吸引,物業利潤只可維持至明年,但於內地的發展樂觀,加上大股東高位增持,至少審慎地看好。未來的表現,將受可能的回購或大股東繼續增持所影響,短線仍炒這個概念,中線仍可持有。
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