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警告:極端者會傷害社會<br>八成青少年曾經感孤獨

醫生警告:極端者會傷害社會
八成青少年曾經感孤獨

【本報訊】現今青少年離不開打機、上網及看電視等個人化活動,群體生活較少,長遠影響人際關係。一項調查指出,八成受訪青少年曾感到孤獨,其中兩成三更表示經常有此感覺。有醫生表示,極度孤獨的人會做出怪異及傷害性行為,建議多參與團體活動,減低孤獨感。 記者:黃嘉寶

香港小童群益會本月初訪問六百六十二名年齡介乎十五至二十九歲的青少年,了解他們曾否有孤獨感覺及參與團隊活動,結果顯示,八成二受訪者最近三個月曾感到孤獨,當中二成三更表示「經常有」。
調查又顯示,青少年出現孤獨的主因,包括三成三人「和同學/朋友的關係不佳」;近二成八表示「沒有支持和鼓勵的愛侶」。感到孤獨時,六成九受訪者會「聽音樂」,「睡覺或休息」或「找朋友陪」分別有六成四及五成一,以「做運動」紓緩孤獨的只有二成九。
醫生勞永樂昨表示,調查反映現今不少青少年忽略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影響社交關係,「孤獨到極端係一種病態,會做出怪異同傷害性嘅行為。」
香港浸會大學體育系副教授雷雄德則認為,長遠來說,孤獨青少年會構成社會壓力,「佢哋會成為社會負累,浪費社會資源」,他建議感到孤獨的青少年踏出第一步,多參與團體活動,「透過團隊活動,同朋友一齊解決問題,互相支持,關係會變得更親密,令孤獨感減少。」

「唔想出街見人」

小童群益會將於七月舉行「團隊挑戰36」,透過野外定向及歷奇活動訓練青少年的耐力、建立自信及考驗團隊精神,曾參加活動的陳家威表示,以往很少與人交談,「唔想出街見人,寧願自己一個喺屋企,打完機之後就感到孤獨」,但團隊活動令他結識不少朋友,亦較以前積極樂觀。「團隊挑戰36」查詢熱線22339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