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人經常將廣州的珠江比喻成「維港」,這一比喻雖見仁見智,但珠江河與香港的維港卻同樣因污染嚴重為人詬病,早已由適合暢泳變成臭水。
淨化維港 水質改善
維多利亞港曾因港闊水深而被喻為世界三大天然海港之一,香港亦因維港而有「東方之珠」的美譽。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時期,每年都會在維港舉行渡海泳。
不過,隨着香港人口增加及工業發達,維港水質每下愈況。港、九兩岸的工業廢水及住宅廢水,未經處理就直接排進維港,致使維港一度被港人譏諷為「維多利亞渠」。
根據當局水質測試顯示,海水中的氨、過量營養物和大腸桿菌的數量均偏高,但氧含量卻偏低。
近年政府推出「淨化海港計劃」後,污染情況雖有改善,但要使整個維港回復清澈適合游泳,恐怕還需要一段長時間。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