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秋天才發生市郊騷亂浪潮,現在又爆發百萬人示威學運浪潮,法國究竟出了甚麼問題?形勢迫使要求變,民眾怕變失安穩,政府欲變無力兼不得其法,構成了法國屢次爆發不滿的「深層次矛盾」鐵三角。
法國的福利國家體制,保障了工人不會隨便被解僱,失業者和弱勢社群受到照顧,這種體制導致高工資高稅率低勞工市場彈性,在戰後重建時期尚可維持經濟增長,但在近年全球化面臨一眾低工資國家競爭,經濟就停滯不前,創造新職位緩慢,青年失業率高達兩成二,受歧視的市郊移民青年更逾四成。
遇事只懂強硬對付
總統希拉克和中間偏右政府認為福利主義體制不變不成,民眾卻另有懷抱,除了怕改革令他們失去安穩,中間還夾雜着法蘭西民族的自豪:我們法國人是要領導世界的火車頭,又怎會只懂跟上唯利是圖的全球化列車?希拉克的私有化和退休金改革都引起抗議浪潮,去年公投否決歐洲聯盟憲法更是向全球化和希拉克說「不」。
政府權威低落,不滿的市郊青年去年跑出來生事,內政部長薩科奇用一招強硬鎮壓對付。總理德維爾潘開出來促進青年就業的藥方,是方便僱主解僱年輕人的「首次僱用合約」,面對八成民眾反對,又是一招強硬應對。只懂與民作對,如何能成大業?
英國《觀察家報》/美國《時代》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