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營機構合併,無非為咗所謂嘅協同效應。不過好多時合併都係搵小股東笨,所以市場上一傳出合併消息,有理冇理出貨都係正路打法,當然如果手上股票係被收購一方,就待善價而沽啦!
近來利世民覺得最有趣嘅一單合併,要數九鐵地鐵。何解?因為響兩鐵合併嘅輿論之中,就見證到香港政客原來全部係經濟文盲的事實。今時今日,政客都將兩鐵合併視為理所當然的結局,但另一邊廂,呢班友又日日喊打喊殺要訂立反壟斷法。要反壟斷,就反兩鐵合併同埋𠵱家鐵路壟斷禁止競爭嘅政策啦!拜託,拜託!
港交所變後備庫房
政府嘅藉口,話合併係為咗避免鐵路擴張下的競爭所帶來的浪費。喂!兩鐵不計成本擴張再擴張,歸根究柢除咗因為佢哋可以做地產牟暴利,更重要係政府保證鐵路壟斷市場!響扭曲咗嘅市場,盲目擴展比比皆是。利世民隨手都可以搵到例子,電力、巴士、醫管局、房委會……如果呢啲浪費都不算計劃經濟嘅錯,又係邊個嘅錯呢?
政府早幾年手緊,冇辦法之下將地鐵呢項優質資產上市。如果換咗喺第二個地方,市場人士一定話︰「國企?會唔會有好多政治因素?都係咪搞!」不過香港投資者一於好少理,大陸國企又啱,香港國企更好。地鐵如是,領匯如是,一句到尾,只要有阿公包底,理得佢後面有幾多政治因素?
本來利世民係自由經濟大好友,呢啲民營化一定大力支持。如果政府真正一次過將優質資產還富於民,利世民還可以接受,不過特區政府非常老套地保留大股東身份,令到政府仍然可以「控制」地鐵,呢種行動變相將港交所變相當做後備庫房,實在好難接受也!同樣道理,如果九鐵同地鐵合併係為咗還富於民,利世民都無話可說,不過政府𠵱家嘅態度點都唔似咁開放。
更加矛盾嘅係,如果政府開放壟斷,作為大股東佢對唔住小投資者。如果政府拒絕打破兩鐵壟斷,就直情對唔住萬千小市民,你話政府係唔係自己攞嚟?
利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