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不少地點極具生態或人文歷史保育價值,長春社以三項評選準則,包括最具自然生態、人文古迹保育價值及社會最關注的環保問題,評選出「香港十大環保熱點2006」。長春社指,熱點羅列的都是旅遊好去處,但卻隨着社會發展而受到威脅,反映本港保護自然及文化遺產的工作刻不容緩。
維港填海計劃列榜首
長春社在今年一月至二月,舉行「香港十大環保熱點2006」公開提名,評審團在接獲的超過二百個提名中選出十個。
位列榜首的是廣受市民關注、破壞維港的填海計劃,而富維多利亞和愛德華時代建築特色、並見證本港逾百年歷史的中區警署古迹群,以及具有獨特水鄉文化的大澳棚屋,也榜上有名。
評判團成員之一、長春社主席何小芳表示,維港填海計劃位列榜首,是想反映社會對保護維港的強烈訴求。另外,中區警署古迹群也備受關注,她擔心若港府通過以商業招標決定中區警署古迹群的發展模式,古迹群的獨有文化歷史將隨之失去。
此外,荔枝窩的生態、吸引眾多候鳥棲息的塱原淡水濕地,受破壞的程度也愈來愈嚴重,急需展開保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