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改革轉向政府主導

醫療改革轉向政府主導

「小病拖,大病扛,重病等着見閻王!」中國醫療制度被批過度市場化,令系統效率差、公平性低劣下,衞生部官員強調,中國未來的醫療改革必須政府主導,而非由市場主導。國務院智囊估計,政府每年須斥資一千五百至二千億人民幣,才可成立一個由政府透過直接投入以及大比例補貼的公共衞生和基本醫療系統。

每年須花費2000億

對於政府每年要撥款一千五百億至二千億公帑,發展費用低廉的衞生醫療系統,網民大多贊成:「中國官員的出國考察,公車消費,公款飲吃,每年九千億,難道投資一、兩千億到公共衞生就不可能嗎???????」
早在去年七月,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與世界衞生組織公開研究報告時,就已提及內地醫療系統不公問題。報告引述世衞二○○○年全球衞生系統評估指出,中國的衞生籌資及分配公平性奇劣,在世衞一百九十一個成員國中,排名倒數第四,連越南、柬埔寨等落後國家也不如。
而前日在北京舉行的研討會上,醫療系統不公問題再引起關注。負責中國醫療改革研究的發展研究中心社會發展研究部副部長葛延風在會上狠批,衞生資源分配不公,罪魁禍首是過度市場化。衞生部政策法規司副司長高衞中則表示,中國未來醫改須採取政府主導方針,以糾正醫療系統市場失靈問題。
新華網/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