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神父談陳日君:他教我說自己的話

國內神父談陳日君:他教我說自己的話

【本報訊】國內天主教愛國會連日向候任樞機陳日君發炮,批評陳不愛國,令國內「教友」不滿。在全球天主教會核心-梵蒂岡,每年有逾百內地神父修女漂洋過海來認識信仰,他們在國內受盡委屈,經常違背心中所願,他們直指愛國會沒有資格代表他們,更沒有資格詮釋聖經。 記者:張嘉雯

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陳日君,會在本月二十四日,在梵蒂岡的保祿六世大禮堂參與擢升樞機典禮,除了由香港及台灣前來的教友,和陳日君慶祝擢升樞機喜悅的,還有在梵蒂岡念書的國內神父及修女,他們多年來都是「無牧之羊」,陳日君的出現,令他們感覺到教廷對中國教會的關懷。
今年三十二歲的侯全信神父,來自陝西教區,兩年多前來到梵蒂岡,九四年陳日君到國內教書時,成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位哲學教師。
侯神父說:「他上課時好認真,不是太笑,但真的平易近人。他每天騎半個小時單車來學校上課,不要學校安排的車,又不穿皮鞋,穿學生的布鞋,跟我們一起吃飯,就只是個麵條,沒有別的東西,病了也沒向我們提及,還是照樣教書,夏天天氣很熱,他從沒有抱怨過,常常說:『你們國內的神父受了很多苦,我這些不是苦』。」

主教真心為人民做事

侯全信指陳日君多年來是真的為人民做事,天主教愛國會副主席劉柏年的批評根本不合理,「只有教會有能力詮釋聖經,而主教代表教會,最有權解釋聖經。」侯神父欲言又止,「國內的教友是真的很希望多了解普世教會,你沒有在內地生活過,你不會了解。」中央政府經常在一些活動上,要求他們表態。
侯全信說:「好像二千年的封聖事件就是,但我們記得自己是神父,知道應該傳怎樣的福音,我們心裏很清楚,沒有人願意放棄自己的信仰。我記得陳主教說過,希望一天,國內的神父、主教、教友能說自己的話,自由地表達自己的看法。」

擴闊了他們的視野

香港神職人員及教友到內地講學,侯全信說的確擴闊了他們的視野,陳日君升任樞機,對中梵建交有正面作用。「陳主教可以令中國教會逐漸走向普世化,但需要時間,前面還有很長的路走。」
侯全信現時最希望陳主教有機會回到他們的修院看看。
侯的同學、來自香港的閻德龍神父,快要完成在梵蒂岡一年半的學業,沒想到短短年半,讓他碰上新教宗上任及陳日君擢升樞機。他笑言,陳擢升樞機的消息令不少當地神職人員感到興奮,他亦跟其他國內來的神職人員吃過一頓飯慶祝。

「他無機心,唔記仇」

閻神父今年五十四歲,他一代的神父幾乎都是陳日君的學生,包括現時教區副主教陳志明及天主教禮儀委員會主席羅國輝。他形容陳直腸直肚,「拗完就無嘢,個人無機心,唔識隱瞞,唔會記仇。」他和侯神父均笑言,陳主教講課時頭總是向上望,眼向上眺,好像閉上眼一樣,下課後會和學生打成一片,又愛唱意大利民歌。
年多的學習生活,閻神父深深感受到陳日君對中國教會的重視,「國內嘅主教嚟唔到,呢度嘅神父修女唔可以見到自己教會嘅人,但陳主教每次都抽時間見佢哋,好似老竇一樣。」
雖然遠在羅馬,但閻德龍一直留意本港新聞,他跟其他國內神職人員一樣,最氣憤是有人曲解陳日君的意思,「覺得佢好唔抵,好多時啲傳媒斷章取義,搞到啲人對陳主教好反感,但係我就舉腳支持。」

陳日君關心教育,圖為他去年出席天主教教師日時所攝。

在政制問題上,陳日君(左)不畏強暴,去年親自主持7.1大遊行前祈禱會。

陳日君一向關心小朋友,常在社區與小朋友親切交談,了解情況。

梵蒂岡教廷將於本月二十四日,舉行擢升樞機典禮,香港教區主教陳日君(圖)屆時將被正式擢升為樞機主教。

梵蒂岡教廷

梵蒂岡報道《蘋果》記者
張嘉雯﹙左﹚、凌樹輝﹙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