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間交易所應否成為上市公司,這個問題,並沒有一個肯定的答案。
區內最早把交易所上市是澳洲,而數年前港交所(388)亦正式上市。有人會問:「球證可否同時在場內『踢波』?」交易所的功能,是監管上市公司事宜,身份是監管者;而上市公司本身會受到交易所所監管。一旦交易所自己又在交易所平台上市,這是否代表自己監管自己?
當然,交易所亦會受到其他機構監管,在香港,證監及政府均有權對交易所進行監管,所以出現問題機會較少。
既然交易所上市會有些少矛盾,為何又要冒着被人詬病的可能而上市?
把交易所上市之後,交易所籌集到資金,可以進行更多投資計劃,與世界各地的交易所競爭,交易所亦需披露大量資料,公司透明度會提高很多,這樣對交易所的營運更有好處。
紐交所PE260倍
港交所上市之後的股價由數元升至現在的接近40元,PE高達40倍,是否很昂貴?當你知道美國紐約交易所的PE是超過260倍之時,你便會發覺港交所其實很「便宜」。
麥萃才
浸大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