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年純利逾61億元 指鐵路收入仍虧損<br>地鐵問卷調查為加價造勢

05年純利逾61億元 指鐵路收入仍虧損
地鐵問卷調查為加價造勢

【本報訊】九鐵人事風波剛平、地鐵加價暗湧又起。每日載客量逾二百五十萬人次、剛公布業績純利逾六十一億元的地鐵,近日利用該公司的乘客組織「友禮會」,向五十八萬名會員發出電郵及問卷調查,指去年純鐵路收入虧損,探問會員地鐵應否改善經常性收入(車票是最主要的經常性收入),實行為加價造勢。據悉,鑑於今年通脹加劇,兩鐵合併又不會於短期內實行,地鐵預計一年內勢需加價。 記者:呂焯均

地鐵友禮會過去只會向會員提供優惠服務,但該會發出最新的會員電郵,罕有地進行意見調查,以近日地鐵公布業績後,一篇有關該公司業績的分析作開場白,指內容提及地鐵的盈利主要來自非經常性收益,純鐵路的業務仍錄得虧損。故地鐵在保持具競爭力票價的大前提下,需要繼續改善經常性收入,才能維持足夠和全面的保養維修,確保現有高質素服務水平。同時,地鐵也要為股東提供合理的投資回報,方有穩健的財務能力,不斷提升服務質素。

稱本港已進入通脹期

電郵又列出兩個問題請會員簡單回答應不應該或是否支持,包括作為會員,認為地鐵公司應否改善經常性收入,維持現有高質素服務水平;是否支持地鐵維持合理的投資回報,不斷提升服務質素,達致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長遠目標。
據悉,地鐵同意合併兩鐵會帶來協同效應,屆時或可減價回饋乘客,但政府至今仍未定出合併的確實時間,即使決定合併,籌組工作至少需時一年以上。然而本港已進入通脹期,今年七月又需要加薪,成本上漲壓力很大,故地鐵有需要為保持穩健財政而動腦筋。
地鐵每年營運總開支達四十億元,其中員工薪酬佔兩成,達十六億一千四百萬元。地鐵每年均參考二十八間大機構在一至七月的加薪情況,計算平均加幅而作為七月加薪指標,估計今年加幅不會少於兩個百分點。加上通脹因素,地鐵認為有需要考慮調整票價。

議員批評對市民不公

地鐵發言人承認,經常性收入主要是車票收入,但強調至今沒任何計劃調整票價,而且自九七年至今,九年來一直凍結票價。至於在友禮會的網上意見調查,是地鐵想參考多些會員在不同範疇的意見,藉以建立更密切關係。發言人又說,地鐵的鐵路營運一直虧蝕,上年度的一千六百萬元虧損,實際不止此數,因為一間手機電訊網絡商原本租用地鐵系統內的2G電訊流通服務,後來用3G取代,因而決定中止原有2G服務合約,需作出違約賠償。在○四及○三年度,虧蝕分別達三億多及九億八千萬元。
民間監管公共事業聯委會發言人、立法會議員李卓人指出,地鐵今年利潤屬歷年新高,考慮上調票價是貪得無厭。他批評地鐵不計算政府於土地上大幅補貼所帶來大量收入,卻經常以鐵路仍蝕錢為藉口而拒減價,對市民極不公平。

地鐵指其鐵路營運收入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