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渠工程下犧牲 詹志勇去信求情<br>21石牆樹僅三棵保命

明渠工程下犧牲 詹志勇去信求情
21石牆樹僅三棵保命

【本報訊】渠務署展開為期十年的市區明渠覆蓋工程,為啟德明渠等十六條市區明渠加建上蓋。香港大學地理系地理學講座教授詹志勇要求渠務署保存深水埗龍珠街休憩公園內的明渠,挽救二十一棵面臨砍伐的石牆樹命運,但渠務署稱,研究後決定只保留三棵樹。 記者:蔡建豪

貫通龍珠街休憩公園的龍珠街明渠,是採用昔日殖民地時代流行的石磚砌建而成,明渠上方現建有一條橫跨兩邊的小橋,兩壁則有二十一棵深具本港特色的石牆樹,主要品種是青果榕及細葉榕。
詹志勇表示,覆蓋明渠工程展開後,石牆樹將難逃被砍伐的命運,加上渠務署早前已截斷明渠上流的污染源,附近居民現已不用忍受污水氣味帶來的困擾。

水流為城市降溫

詹志勇指出,以南韓首都首爾的清溪川為例,南韓政府昔日曾以高架橋覆蓋河面,在國民的強烈要求下,終決定斥資七億美元(約五十四億六千萬港元)讓清溪川重見天日,去年底「重光」的清溪川更成為遊客觀光的熱點。他直言,以磚石搭建的明渠及石牆樹,是本港的歷史見證及獨有植物,難明政府為何不保留作發展。
事實上,經過明渠的流水對降低附近一帶的氣溫有重大作用,詹志勇解釋,明渠的水流在烈日下蒸發,水蒸氣可有效將附近的氣溫降低數度,營造一股涼快感覺,符合環保及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工程明年中完工

渠務署發言人接受查詢時指出,早前收到詹志勇對保留明渠的建議,由於明渠早晚時段仍會發出臭味,考慮到居民處境及諮詢深水埗區議會後,已決定保留其中三棵較為粗大的石牆樹,工程完工後並於原來範圍補種三十二棵樹。耗資四百萬元的龍珠街明渠覆蓋工程將於明年中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