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港股從高位調整,恒指回落近500點,經上周之反彈,應可確認15450點已具支持,調整浪亦已完成,後市仍是向16000點關口進發。
在上周三恒指大升之前的一周,大市在15400-15550點波幅內上落,市場普遍看淡,情緒可以用悲觀來形容,但筆者仍堅持看好,主要原因如下:
(一)在3月8日當恒指一度跌至15348點之時,跌幅於收市前收窄,收市價15493點,從低位回升145點,而當日的「期指未平倉」合約大幅減少3000多張。將即市走勢配合此數據分析,顯示大戶正在平淡倉。3月9日走勢也如是,出現「十字星」形態而未平倉合約減少2745張。
(二)接着的3個交易日,即3月10日、13日及14日,每天也是低開高收,雖是陰燭,但也能從低位回升收市,而每天的底位是一天高於一天。此3天的未平倉合約合共增加了近5000張,配合即市走勢,絕有機會是有大盤累積好倉。
(三)3月14日恒指圖的10日線跌穿20日線而出現所謂「死亡交叉」,自然引發圖表派全面看淡,市場情緒傾向覺得港股乏力,外圍市上升,港股也升不起,淡風吹遍全市場。就算當晚美股再大升,上周三早上大家都不相信港股可以有任何作為。結果,3月15日恒指便能一舉而上破50日、20日及10日線,並連升3天,出現突破訊號。一眾技術指標亦因而現了上升的買入訊號,至此,淡友便被殺個措手不及。
早在期指做工夫
營造了兩個多星期的淡勢,一下子扭轉,投資者在心理上確實很難適應,故此,上周四及周五兩天,便出現了「成交不配合 升市未確認」、「15800點有阻力,上望空間不多」……等各種解釋,令自己好過一點。
其實筆者已一再指出,升市的初段絕對不需要太大的成交,只要跟升市之前差不多已足夠,這一點已經過無數次的印證,此理由並不能作為後市無力的理據。持此論點者更加是疏忽地以偏概全,因為指數是計算藍籌成份股的,故此應以藍籌成交作指標,而不是用大市成交。過去3天的升市,上周三及周五出現陽燭,藍籌成交皆高於過去一周的平均成交近15-20%,而周四,因出現陰燭,就算成交低少許也無妨。
看大市升跌不能單靠看大市成交,就算藍籌成交沒有上升,也不代表看淡,因為有更重要的數據要留意,就是期指的成交量及未平倉合約的增減。期指才是啓示後市升跌的主要因素,資金要入市,必先在期指做工夫。故此,差不多每一次升浪,升市的初期成交必然不配合,到了成交配合之時,甚至大幅飆升,便會是散戶、羊群蜂擁入市之時。到時,股價已上升了不少,風險也相應也提高。
講到圖表分析方面,其實技術分析只是一些歷史數據之反映,雖然會給予我一個較具體的走勢,但歷史並不一定是將來之反映。就以「死亡交叉」為例,它只是顯示一個近期之弱勢,並不代表明天、後天大市一定跌。因為移動平均線是受股價升跌所影響,是股價影響平均線的升跌,而不是平均線影響股價走勢,此等因果關係大家一定要明白。未來一周市況,仍是看升。
沈振盈
訊滙證券董事總經理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沈振盈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本文所提及之上市法團,作者及其有聯繫者目前並無擁有財務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