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天氣不定,時冷時熱,陽光普照後沒幾天又會下雨,這種天氣最易生病。外在環境非人所能控制,我們只能好好調理身子,適應季節的變化。所謂進補,以防疾病,只要能多了解季節轉變時對身體的影響,便能更有效地為自己編定進補食療餐單。
相信大家常聽老人家說,春天是萬物生長的時候,本應充滿生氣,可是同時亦是那些可惡的細菌,令人憎厭的病毒繁殖的季節。加上承接冬天的寒意,身體遇寒較弱,在蛋白質分解比平常快的情況下,抵抗力自然降低,病菌便有機可乘,以致生病。要多攝取蛋白質的食物如雞蛋、魚類、牛肉,另外多吃含有豐富維他命C的蔬果如番茄、青椒、橙、檸檬水有助對抗病毒。
記得婆婆說春天時特別容易舊病復發,頭痛、頭暈,血壓亦會增高。曾讀過一本健康食療書籍提到可以嘗試用香蕉皮100克煎成水當茶喝,有助降低血壓,但若怕香蕉的糖份太高,可以因應體質情況,挑選一些同樣有助防治高血壓的食品如梨、綠豆,或將生花生米浸在醋中大概五日,每天早上空腹吃十粒,均有助改善高血壓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