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稱電腦出錯 後指人為疏忽<br>錯發津貼社署道歉不檢討

初稱電腦出錯 後指人為疏忽
錯發津貼社署道歉不檢討

【本報訊】社會福利署向健全老翁鄭根棠錯發傷殘津貼事件,原來是「雙料錯誤」,去年八月,在鄭未滿七十歲時已「提早」準備發高額高齡津貼,最終更發錯了傷津。署長鄧國威承認錯誤並公開向鄭道歉,但仍要他交還款項。協助鄭的區議員林紹輝批評,署方最初指事件是電腦出錯,現又指人為疏忽,是不肯全面檢討制度有否漏洞的藉口。 記者:黃偉駿

鄭根棠昨日在記者會上說,他的身份證出生日期是一九三六年八月十七日,故今年八月才滿七十歲。他原本每月領取六百二十五元的高齡津貼(俗稱生果金),去年八月二十八日起,社署改向他每月發放一千一百二十元。直至上周中,他與其他長者討論時始發現其生果金特別多,遂透過區議員林紹輝向社署查詢,發現署方誤向他發了普通傷殘津貼。

有能力可退款

昨日鄭再接社署通知,原來社署之前犯了雙料錯誤,第一個錯誤是去年八月把他當作年滿七十歲,要開始處理他的檔案,提高他的生果金,由六百二十五增至七百零五元。第二個錯誤是職員又把他的妻子申領傷津,誤會是他的,故最終向他每月發放一千一百二十元傷津,社署共多發近三千五百元。
本身是退休公務員的鄭伯稱,願將多收款項退還社署,但坦言自己仍有經濟能力才這樣做,「好多長者如果收多咗錢又用咗,未必有能力退番錢畀社署。」
社署署長鄧國威昨指今次屬個別事件,初步發現涉人為疏忽。他解釋因鄭與領取普通傷津的妻子同住,職員誤將鄭妻資料當作鄭的資料。鄧國威又否認現時發放津貼制度存漏洞,承諾會加強員工訓練。
林紹輝又稱很多長者曾向他投訴,社署職員在長者查問生果金或傷津時,態度不禮貌,令長者無法了解詳情,一旦收多了款項亦未必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