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昨日宣布新勾地表,增撥11幅(包括5幅中小型)住宅或商住地皮,以及6幅純商業用地供地產商選勾,連同滾存的土地,合共45幅,當中住宅地皮總面積29.6公頃,估計可建1.4萬個單位,較舊表增加3000個,政府認為住宅供應充足,拒絕定期拍賣住宅土地,也無意降低八折勾地上限。不過,發展商對新增的地皮態度冷淡,認為不夠優質。
【本報訊】地政總署昨日公布新財政年度(截至明年3月底)勾地表,推出45幅不同類型地皮供申請拍賣(見表),較本年度的32幅增逾四成,住宅地佔33幅,其餘商用。
18幅地小於半公頃
較為特別的,是今次特多小型住宅地皮,地政總署署長劉勵超說,為了提高中小型發展商勾地意欲,表內有18幅小於半公頃的用地,其中13幅是住宅或商住用地(當中5幅在市區)。行內預期,何文田高山道海關宿舍及大埔政府職員宿舍兩幅小型地皮,將成發展商「必爭之地」。
為了回應市場需求,新勾地表可謂包羅萬有,在新增的17幅地皮中,不乏市區住宅靚地,包括九龍塘廣播道1號、何文田山谷道邨以及前黃大仙警察宿舍等。
過去一年,勾地表內32幅地皮,大部份滾存至新年度勾地表內,只有4幅位處離島和屯門的地皮剔出。
油街地王並無叮走
北角油街商住地王及上環前荷李活道警察宿舍住宅地,均保留在新勾地表內,不過規劃大綱仍在檢討階段,可供申請出售時間待定。滾存地皮除以上兩幅,大部份可供即時申請,惟中環街市商業地王、曾被發展商多番申請勾出拍賣但不成功的香港仔惠福道住宅地、聶歌信山道豪宅地和西貢商業地,則要待今年7月後才供申請。新增地皮最快今年6月才接受申請。
劉勵超說,新勾地表內的住宅地皮可建1.4萬個單位,連同兩鐵推出招標項目,未來數年,一手住宅供應充足,不擔心會出現斷層。
不減價求售免損信心
雖然過去半年沒有地皮勾出,近期更有發展商指勾地制度名存實亡,但劉勵超仍然力撐制度運作良好,他說:「冇人勾地唔代表勾地制度唔好,勾地表可視作為儲備,唔動用儲備唔等於勾地制度運作得唔好。」他強調,政府不會減價求售,況且減得第一次,以後會有愈來愈多減價要求。再者,若有地皮被迫收回,迴響會很大,因「樓市同信心問題好有關係」。
他說,雖然過去半年未有勾地,但期內兩鐵一局有多個項目招標,加上發展商可透過補地價增加土儲。發展商透過其他方法買地,只是商業取向,並非制度問題。
現時八折勾地遭發展商抨擊不夠靈活,但劉勵超說,門檻不會再降低,現階段也無意恢復定期賣地,只會考慮定期拍賣部份商業地皮。
另外,雖然政府有見於中環核心區商廈供應緊張,但他也無奈地說,要面對中區缺乏供應的現實,「有都放咗入勾地表內。」至於中區僅得的一幅中環街市商業地,因要就高度限制及地下的巴士站規模重新檢討,要延至今年9月才可供申請。他透露,政府正檢討是否要在地契內加入可建樓面上限,以防西灣河嘉亨灣事件重演。
測量師彭兆基說,兩鐵一局有大量地皮供應,發展商未必需要積極勾地,況且新增的商業土地,多屬邊緣商業區,吸引力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