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社會福利署在短短三周內再被揭亂發傷殘津貼。一名領取高齡津貼(俗稱生果金)的健全老翁,去年八月、滿七十歲後自動改為領取高額高齡津貼,但社署錯誤發放普通傷殘津貼達半年,直至老翁日前打簿時察覺不妥始揭發,至今共多批了二千五百多元。 記者:黃偉駿
葵青區議員林紹輝表示,誤變「傷殘人士」的七十歲老翁,於去年八月起誤領傷殘津貼。按社署規定,凡年滿七十歲人士將自動符合資格領取高額生果金,每月七百零五元,毋須再向社署申請。但該名老翁本月初到銀行打簿時卻發現,每月存入的生果金「超額」,達一千一百二十五元,而且有關款項原來自去年八月他符合領取高額生果金資格後便一直發放。林說雖然老翁每月均到銀行打簿,但因年紀老邁而未即時察覺有誤。
需醫生證明申請
他續稱,向社署查詢後證實該筆款項原來是普通傷殘津貼,由於要領取普通傷殘津貼必須獲醫生證明及另外向社署遞交申請文件,故明顯是有人為疏忽而導致今次出錯。該老翁已答應將款項全部交還社署,但林擔心事件只屬冰山一角,不排除有更多人為疏忽未被揭發而白白浪費公帑。
社署發言人昨午接獲本報查詢後始得悉事件,稍後證實在半年來向該名老翁錯發了普通傷殘津貼,該署會進行內部跟進調查。發言人又向受影響人士致歉,並會盡快安排對方退還多付款項。
多付失明女16萬
事實上,社署近期在發放傷殘津貼上烏龍百出。上月二十四日,一名身故了十五年的老翁家屬,發現社署多年來並無停止向死者發放傷殘津貼,金額多達二十萬元。去年十月,一名領取高額傷殘津貼的十六歲失明少女,被指因一直在特殊學校寄宿,只可領取普通額傷津,遭社署追討歷年來多付的十六萬元,稍後又揭發當時共有七十一個同類個案,要申訴專員介入調查。
根據社署資料,本港現有十一萬人領取傷殘津貼,每年開支達十七億元。當中九萬六千人領取每月一千一百二十五元的普通傷殘津貼,一萬四千人領取高額傷殘津貼,每月二千二百四十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