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智慧:香港股市優勢明顯

理財智慧:香港股市優勢明顯

香港股市市值突破9萬億,進佔全球股市排行榜的第8位,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內地企業在港上市,而台灣資本的內地企業,亦看中香港集資的方便,部份亦在香港上市,例如早前被預測有機會晉身恒指成份股的富士康(2038),就是台灣資本,但在內地營運而又在香港上市的例子。
最近就有報道港交所(388)曾派員赴台出席香港市場的研討會,與二三十家台灣企業會面,結果事後被台灣傳媒報道成「踢館」,給台灣交易所「搶客」的感覺。台灣媒體有這樣的感覺絕不奇怪,因為過去一段時間,中台的關係時好時壞,很多台灣的資本逃離,轉到其他地方投資,其中部份到了香港。
港股市值之所以能在短時間之內大幅上升,主要是靠內地企業的加入。90年代初,內地企業在港股所佔的市值只是一個很小的比例,但到了現在,內地企業佔香港市值的比例已升至4成以上,這個比率還有進一步上升的空間。現時多間國有銀行、電訊公司、能源企業在港上市,成為國際投資者的寵兒。但除了國有企業之外,其實還有很多民營企業有條件來港上市,而民營企業之中,又有很多是外資在中國作了實質投資,想藉着上市籌集資金,再擴大公司的產能及規模。

集資容易賣得好價

企業集資的地方,其實不限於香港,還可以是內地A股市場,又或者是企業原本資金內源的地方。
誠然企業在哪裏上市也不是太大問題,反而是股票在哪裏能賣得好價,就應該在那裏上市,這樣才能照顧到股東的利益。而能賣到好價,就是香港市場的優點。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