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立法規管性傾向歧視逾萬宗<br>投訴殘疾歧視升26%

反對立法規管性傾向歧視逾萬宗
投訴殘疾歧視升26%

【本報訊】平等機會委員會去年接獲的投訴增加一成八,涉及《殘疾歧視條例》的個案升幅最大,較前年增加兩成六,達四百五十四宗,其中與工傷及病假有關的投訴均增加超過一倍。另外,平機會去年收到的查詢及書面意見達二萬多宗,數字激增一倍多,主要是因有團體發起一人一信反對立法規管性傾向歧視。 記者:趙燕婷

平機會主席鄧爾邦昨日在記者會指出,解僱是投訴的主因,去年涉及解僱的投訴增加兩成三至二百五十五宗,大部份發生在服務及樓宇管理行業。其中五十九宗解僱涉及《性別歧視條例》的懷孕歧視;一百七十五宗涉及殘疾歧視,當中七十宗與工傷及病假有關,部份僱主以為工傷的僱員表現將不如前而將之解僱。

因市民意識加強

整體數字方面,去年平機會接獲的殘疾歧視個案中,與工傷有關的佔六十一宗,較前年的二十七宗增加超過一倍,另涉病假的投訴也同樣增加逾一倍至六十一宗。
去年涉及性別歧視的投訴有二百二十三宗,與前年相若,大部份為懷孕歧視及性騷擾,分別佔近四成及三成。鄧爾邦認為,投訴上升是因市民意識加強。
另外,平機會去年接獲一萬二千多宗就性傾向歧視的查詢及書面意見,大部份表示反對立法,其中包括一個團體發起的一人一信行動。
主席鄧爾邦笑言,「可能因為今年有套戲啦,《BrokebackMountain》(斷背山),套戲大家都好關注。」
平機會政策及研究主管朱崇文表示,平機會原則上贊成立法,如聘請員工的性傾向歧視,但法例具體涵蓋及豁免的範圍,須由政府考慮。至於種族歧視立法,鄧爾邦認為當局應「快一啲,清晰一啲」,否則他們難以展開前期工作,如制訂實務守則。
民政事務局發言人回應時表示,社會對性傾向歧視立法有較大爭議,現階段當局主要透過公眾教育,希望大家包容接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