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籃球這兩年希望以新噱頭帶動球市,由去年開始在球季前先搞一場仿照NBA明星賽的本地甲組球星對抗賽、三分賽及入樽賽等,作頭炮給球迷熱身。
檢討明星賽投票基制
參加明星賽的球員資格,亦仿效NBA模式,由球迷在網上投票選出,無可厚非的是可以令球迷們可以更加投入賽事。但側聞在開始投票時發覺有個別球員的票數已經領先數千票之多,及後在截止投票日又以球迷要求為理由,而加長投票的期限。提出要求的球迷到底有多少?誰來決定延長的時間?投票機制相信是有檢討的必要。
在明星賽的過程中,相信雙方球員都是心存表演的心態,希望可以讓大家多表演球技,如高難度的運球及入樽等,但是打起來卻有點兒生硬,很明顯看得出是故意不防守,讓對手盡量多得分的。其實好的表演賽亦不是容易,雙方的攻守程度要十分配合,打出來才會覺得精采而不牽強。
在明星賽中更舉辦了一個簽名會,這樣可以拉近球迷與球員之間的距離,進而引導球迷建立心目中球星偶像的地位。這亦可以增加球迷觀賞比賽時的投入感,提升比賽的氣氛,但是球員亦需要有一定的主動參與配合,才可以有更理想的效果,而且這不是可以一下子便做得到的。例如在組銀牌賽中,賽會已經繼續以音樂、開賽前儀式及投籃遊戲等營造氣氛;但在介紹球員出場時,就算是在有些球迷吶喊,被叫名球員的反應也是較為冷淡,球迷真的有點兒沒趣。
要將香港籃球運動發展到另一個高峯,其實真是要倚靠總會、各支球隊及球員的多方面互相配合,才能促進本港籃球發展,及搞得蒸蒸日上,百花齊放,再放異彩。
鄭偉明—新青聯教練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