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近年屢次被責遺失試卷的考試及評核局昨日宣布新安排,今年的高考、會考考生,需於試卷上貼上印有個人資料的電腦條碼,局方收到試卷後數日內,會把試卷掃描儲存於電腦內。有教育界人士批評,收集電腦條碼及掃描過程,或會造成學生個人資料外洩危機,擔心反給考生帶來更大麻煩。 記者:梁美寶
考評局學校考試及評核部總監許婉清昨在記者會表示,由今年起,公開試考生需於每份試卷上貼上五條印有個人資料、學生編號的條碼,試場將於開考前五分鐘提早准許考生進場,在試場主任督導下核對資料及貼上條碼。若發現資料有錯,考生可向試場主任領取後備條碼。大部份試卷均需貼上條碼,但選擇題、繪畫及實驗科目,因掃描影像的儲量太大,均不適用。全港共有十二萬名會考生及三萬名高考生,考評局預測需處理近一千萬張印有學生個人資料的條碼。
掃描試卷需時數天
雖然局方規定,考生不可將用剩的條碼帶走,也不可畫花或塗改弄污條碼,但違反規定的考生,不會被扣分或受到任何懲罰。許婉清承認,局方需時數天才能完成掃描試卷程序,同時需聘請額外人手協助。至於有關工序會否外判及涉及費用,她說:「唔知道,唔清楚」。
許婉清坦言,試卷加設條碼後,不可減低試卷遺失的可能性,作用只是在遺失時「補鑊」,局方可根據已儲存的試卷後備影像評分。她說,因掃描試卷仍屬試驗階段,今年不會進行網上評卷,若今年試驗成功,最快可於明年將少量試卷作網上評卷。
對於新措施,不少教育界人士質疑其作用。香港輔導教師協會副主席趙榮德擔心,條碼內儲有學生個人資料,若局方外判聘請街外人處理,或會令考生個人資料外洩;同時掃描試卷過程中,涉及複雜、煩瑣工序,他擔心會出錯或造成更多混亂。此外,考生需於每份試卷均貼上條碼,學生或會因緊張而貼錯,估計收卷過程將十分混亂。
理工大學學生輔導網絡主任崔日雄則擔心,局方將試卷掃描於電腦後,因評卷員眾多及經多重程序,擔心造成警監會事件翻版,導致學生資料外漏。
香港電腦保安事故協調中心經理古煒德表示,坊間很易買到條碼的閱讀器,並可讀取條碼內的資料,售價由百多元至數百元不等。但因條碼所存的資料有限,相信私人資料外洩危機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