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巴教官退休在即 盡訴心得<br>一首兒歌培育逾千車長

九巴教官退休在即 盡訴心得
一首兒歌培育逾千車長

【本報訊】「馬路如虎口,交通規則要遵守……」六十歲的九巴高級駕駛導師梁熾華,每次對着新入行的車長,總愛用上這首政府宣傳交通安全的兒歌。入行近四十年,由他培育的車長逾一千名,從最初無空調的單層巴士「亞比安55型」,到今天設備先進的「超時代巴士」,這位「多仔公」教導學生時始終秉持安全第一宗旨,「每次帶學生去路試,好似帶住隻老虎,既緊張又刺激。」 記者:黃偉駿

梁熾華今年七月將退休,會結束三十年教車生涯,他是九巴首批雙層巴士駕駛導師,目前只剩他一人在職。
八○年前九巴仍未成立車長訓練學校,導師教授新人時要將訓練巴士駛到荒山野嶺,「𠵱家嘅車長幸福得多,嗰時邊有咁多理論同模擬駕駛?」他說早期的訓練巴士多是用了多年的「老爺車」,容易故障,駕駛室也不舒適,無空調及只得木椅,「以前啲軚盤好重,踩油要用盡力,好多時企起身先踩到。」

聘英專家編製課程

九巴成立車長訓練學校後,聘請英國交通專家來港編製正規巴士駕駛課程,加入基本機械知識、正確駕駛態度及環保知識等,並印製教材與安排模擬駕駛,令新入行車長更專業;課程亦由以往每位導師每日教授七位學生,縮減至四位。
作為訓練學校「多仔公」,梁熾華愛以激勵方式教導學生,「有學生路試兩次肥佬,按規定第三次要走,公司安排佢畀我,我係咁同佢講,你要信自己得,結果佢做咗九巴司機廿年。」原來梁三代均是九巴職員,「我爸爸九十幾歲,一樣係九巴教車師傅,我個仔亦係九巴司機。」
車長訓練學校校長黃國明稱,該校每月招收三、四十名新人,每次均有數百人申請。他說每三年會安排車長回校受訓,而一些導致交通意外的車長,更會為他們安排輔助訓練課程。

《八十年代》
「九巴車長訓練學校」於八十年代成立初期,使用的三款訓練巴士,(左起)「勝利二型」、「短珍寶」、及「丹拿A型」,全是四十年代末期引入本港。

《九十年代》
九十年代初,九巴改以剛「退役」的「丹尼士多明尼達」型號巴士訓練車長,該型號巴士當時仍未有空調,新入職車長大熱天時受訓,往往大汗淋漓。

《現今》
現時九巴訓練車長的「超時代巴士」(NeoplanCentroliner),車廂設備先進齊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