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前天(周一)證實,阿拉巴馬州(Alabama)一隻牛證實感染瘋牛症,是美國二十七個月來第三宗瘋牛症個案,但指病牛是美國禁止用肉骨粉飼養牛隻前出生,並且未進入食物鏈,強調美國出口牛隻仍可安全食用。日本和南韓均表示,事件不會影響他們考慮重新入口美國牛肉的計劃。
本港食物環境衞生署發言人表示,會向美國當局拿取最新個案的資料,但除科羅拉多州加工廠「SwiftBeefCompany」的牛肉外,美國其餘牛肉只要符合雙方協議,仍可出口至本港。食環署上周五發現該廠加工的牛肉帶有骨頭,即時宣布暫停該廠之牛肉入口。
港衞署向美索最新資料
美國農業部首席獸醫主任克利福德(JohnClifford)表示,當局發現阿拉巴馬州一個農場一隻牛行動有困難,經上周末兩個測試證實病牛感染瘋牛症,該牛事後已宰殺並埋葬在農場,沒有進入食物鏈。他說:「美國的瘋牛症個案仍屬極少數。」
當局稱病牛沒入食物鏈
他說,病牛牙齒等初步資料顯示,牠很可能年過十歲,即是說牠是在美國九七年禁止使用肉骨粉飼養牛隻前出生,當局正追查牠在哪兒出生和成長、跟牠一起飼養過的牛隻和牠所生的幼牛。
美國首宗瘋牛症個案,在○三年底於華盛頓州發現,第二宗在去年六月於德薩斯州發現。美國爆發首宗瘋牛症個案後,日本和南韓等多國都禁止美國牛肉入口。日本去年十二月重開美國牛肉市場,但一月在來自紐約一批牛仔肉發現脊髓物質後,再禁止美國牛肉入口。
日本表示,在美國找出問題原因前,不會重新入口美國牛肉。但日本農林水產大臣中川昭一表示,最新個案反映美國有效對牛隻進行瘋牛症測試,不影響兩國就重新入口美國牛肉的談判。南韓也表示,最近個案不會影響重新入口美國牛肉的計劃。台灣則表示,此個案不會對消費者構成危險。
在美國爆發瘋牛症前,日本是美國最大牛肉入口國,二○○二年由美國入口的牛肉總值十七億美元(約一百三十億港元);美國在爆發瘋牛症前,輸往全球市場的牛肉總值三十八億美元(約三百億港元)。
路透社/法新社/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