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餐店女工剛抹完枱,但食客仍不敢將雙手放在枱上;另一邊,一個女工不斷拖地,但食客絡繹不絕,所以地上仍滿是黑色鞋印。」這個景象,到過快餐店的你一定遇見過,但去快餐店解決兩餐,一般只求經濟、實惠,不會有很高要求。
不過,大家樂(341)主席陳裕光卻要求員工,用濕布抹枱後,要隨即用乾布再抹乾;用濕地拖拖完地後,要即刻用乾地拖拖乾。他還體貼地在每張餐桌下鑲一個小鈎,供太太小姐掛手袋。他說要贏就要從細節贏人,任何企業定成敗,其實都在細節。
推行改革如革命
大企業要推行這些細節的改革,陳裕光形容「等同一場革命」;所以即使是高高在上的主席,他仍親赴前線,教員工怎樣抹地、抹枱。一般人的理解是大人物幹大事,不會拘泥小節,大家樂在港共有125家分店,員工多達1萬人,管理這個龐大快餐王國,陳裕光說要贏就要「小事當大事幹」。
政策推行並不容易,因為要改變的是人而非機器,不能單靠輸入程式,便指望員工跟指令執行,尤其是老臣子。陳裕光不諱言,大企業無可避免會有人抱着「老子打江山,老子坐江山」的心態,他的對策是「不斷讓他打江山」,令他停不下來──由於大家樂仍是發展中企業,仍不斷物色併購機會,故不愁沒有「江山」讓這批大將顯身手。
商場如戰場,統帥領軍作戰最重要是軍心一致,陳裕光說今時今日要上下一心,不能單靠喊口號,人治不會長久,完善的制度最重要。以大家樂為例,要員工戴口罩、戴帽,用雙手遞票,這些都要靠制度推行,並透過「神秘顧客」突擊檢查,由於他們的成績直接影響分紅,所以制度才能成功落實。
不斷調動展潛能
「樹大有枯枝」,大企業員工不免良莠不齊,陳裕光認為並非一定關乎員工質素,可能是企業走得太快,員工未能跟上;更大可能是由於未能知人善任,所以管理層應不斷給員工機會。正如他一向認為公司秘書的專長是法律工作,但慢慢發現他忠誠可靠,更適合做採購;同樣,公司的會計,現在也被調去管理餐廳。
陳裕光說,員工的長處能否發揮,在於天時地利,不斷調動,甚至跨部門調動,最可發揮員工的長處,最重要是「若崗位不適合,早點處理對各方面都有好處」。
記者:劉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