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總談港民主<br>學者分析指出:京找藉口拖慢普選

溫總談港民主
學者分析指出:京找藉口拖慢普選

【本報訊】第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昨日閉幕,總理溫家寶出席記者會時主動提及香港經濟發展及民生改善,有利香港循序漸進發展民主。不過,民主派立法會議員認為,北京短期內不會改變反對香港普選立場,北京已學懂與民主派及國際社會打民主輿論戰,表面上宣稱不反對民主,實際上利用種種程序和理由,拖慢普選進程。 記者:莫劍弦、莊曉陽

自政改方案遭否決後,中央最高領導層一直未對香港普選進程表態,總理溫家寶昨日出席人大記者會,有香港記者問及香港在十一五規劃扮演的角色時表示,香港回歸九年,資本主義制度沒有改變,法律基本沒有變,港人的自由權利得到保障。他又稱,亞洲金融風暴後,香港經濟迅速復元,中港之更緊密經貿關係,更令中港兩地在十一五規劃下,可以共同繁榮和發展。
但溫總突然話鋒一轉,主動提及香港民主發展。他說:「我還想再多說一句,香港經濟的發展和民生的改善,有利於香港同胞根據《基本法》的原則,循序漸進地推進民主政治建設。」
行政會議成員、城市大學公共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張炳良認為,以往都有商界人士憂慮推行普選影響經濟及社會穩定,溫家寶主動提及香港民主進程,顯示北京領導明白民主發展是港人重視的議題,但需要確保經濟及民生兩大前提不受影響,才可以逐步推行政改。

民主派看法不同

有民主派立法會議員指出,政改一役後,北京已改變面對國際輿論的策略,不再以打壓或嚴詞反駁,改為為普選定下一大堆條件,就算提出循序漸進的政改方案,也設下重重關卡,令民主派不能接受,將沒有民主的責任推給民主派。
民主黨主席李永達認為,溫的說話只是門面話,看不到北京有誠意落實普選,但45條關注組立會議員湯家驊則較樂觀,認為北京必定明白香港始終要實行普選,不可能一直拖延,希望北京增加與民主派了解後,放下對普選的戒心,但他承認,不可能要求北京即時接受香港實施普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