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壽(2628)正式涉足產險市場。該公司宣布,與大股東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就合組財產保險股份公司,達成初步協議。合營公司註冊資本10億元人民幣,國壽與大股東分別佔60%及40%股權。證券界相信,組成合營公司有助集團進行交叉銷售,長遠可增加其產品滲透率。
【本報訊】去年內地已流傳,國壽有意藉收購從事產險的上海大眾保險股份公司,進軍產險市場;但及後峯迴路轉,本月初市場傳出,因叫價過高,國壽已放棄收購大眾保險。昨日的公布正好顯示國壽決定另起爐灶,自行籌組一家新的產險公司。
龐大客群助交叉銷售
國壽指出,有關合營公司的初步協議尚待中國保監會正式批准,一經批准,各方將進入最終協議的磋商。現時大股東中國人壽保險集團持有國壽約72.2%權益。
其實內地保險公司已向業務多元化發展,以主要經營產險的中國財險(2328)為例,其母公司人保控股去年底與亞洲金融(662)、泰國盤谷銀行及日本住友生命保險,合組中國人保壽險,分別佔股51%、10%、10%及29%,涉足人壽保險市場。本港上市的平安保險(2318),則早已同時經營人壽及產險兩大保險業務。
美林證券發表報告,指國壽成立產險公司,投資不多但可令其提供較全面的金融服務;龐大的人壽保險客戶基礎,亦有助交叉銷售產險產品,估計國壽可從中賺取分銷產險產品的佣金。雖然近期內地金融類股份表現較波動,美林認為國壽的估值及盈利前景仍然穩健,投資評級維持「買入」,目標價10.2元。
摩根士丹利亦指出,內地的壽險市場較產險吸引,因此國壽涉足產險業務,初期作用有限。但以平保為例,去年上半年壽險經紀銷售產險的保費收入,佔其產險總保費收入8.6%,可見有交叉銷售效應。
同業紛朝多元化發展
另外,瑞銀證券發表報告,預料平保的新增業務估值上升,調升其投資評級至「買入」。平保股價昨造好,收報18.3元,升2.52%;反而國壽及財險則偏軟,分別跌0.57%及1.01%,收報8.65元及2.4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