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嬰兒米粉流入港

問題嬰兒米粉流入港

【本報訊】內地再次揭發出售非法基因改造食物。環保團體在北京抽查了十九種嬰兒食品及零食,發現在全國及本港有售的「亨氏嬰兒營養米粉」含可致嬰兒過敏死亡的非法基因改造稻米成份,不排除部份產品已流入本港。

非法基因改造在京驗出

綠色和平於今年一月初在北京市面進行有關抽查,並委託獨立實驗室測試得出結果。被檢出的樣本是保質期(即有效日期)至二○○七年三月十二日的亨氏嬰兒營養米粉,其生產日期是去年十二月十二日,估計已流通市面逾三個月,暫未知有多少人購買及食用了該款食品。根據包裝上說明,該米粉適合四至二十四個月嬰兒食用。亨氏(中國)發言人稱會徹底調查,但未表明會否回收產品。
綠色和平食物安全項目主任馮家強說,測試結果發現該米粉含「Bt基因改造抗蟲稻米」,其蛋白質「Cry1Ac」於○○年被墨西哥科學家證實能在小老鼠體內引發免疫系統反應,是潛在致敏原,對人體構成潛在危險。他續稱,曾在本港多間超市及藥房抽查該款問題米粉,雖然未驗出非法基因改造成份,但發現包裝上生產地點與北京的問題食品來自該公司位於廣州的同一間廠房;他相信今次是亨氏廠房內部份產品來源受污染。
中文大學兒科學系副教授韓錦倫表示,雖然未有證據指基因改造食品有敏感問題,但承認致敏原可令嬰兒口腫、呼吸困難,嚴重可致死亡。他建議市民在嬰兒半歲前以母乳餵哺,會較健康及安全,若嬰兒出現不尋常情況,應即找醫生檢查及驗血。
亨氏(中國)發言人稱會徹查事件,發言人強調,他們一向遵循「亨氏全球」的質量及安全標準,採取適當措施對原材料供應系統進行監管。食環署發言人在收到本報查詢後表示,會聯絡生產商了解詳情。
立法會食物安全及環境衞生事務委員會副主席黃容根批評,政府一直遲遲不肯為基因改造食物推行標籤制度,是拿市民健康作賭注,做法不負責任,「政府拖咗足足三年,次次都話驚有人反對而唔肯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