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捷生雜文:從《靈旗》到《超限戰》

孔捷生雜文:從《靈旗》到《超限戰》

李大同的《冰點故事》一書中提到了喬良和《超限戰》。我認識喬良,他是軍旅作家,當年以《靈旗》一舉成名。這篇小說寫的是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奪路流竄,那時連「長征」和「北上抗日」的名詞都未構思出來。不旋踵紅軍在湘江戰役中再度大潰敗,屍骨盈於野,膏血泛中流。卻有個掉隊傷員藏匿於鄉野,為了復仇,他不時在月黑風高之際出來勾魂索命,形如鬼魅……
《靈旗》之題相信是取自明朝夏完淳之句「毅魄歸來日,靈旗空際看。」意即:死後魂魄歸來仍要擎旗抗清。應該說這篇小說寫得不俗,我還與喬良通信討論過《靈旗》「戰爭個人化」的視覺和思覺。孰料事隔多年,《靈旗》之飄忽魅影化為《超限戰》的「九陰白骨爪」旁門秘技。這本書是已晉升為大校的喬良和另一大校王湘穗合寫的,原本印數甚少,乏人問津,而發現其內在價值的卻是《冰點》。
一九九九年春,李大同從《冰點》記者沙林那裏得知此書,原來「超限戰」就是鼓吹弱國對強國的「非常規」戰法,用黑客、金融恐怖主義、城市游擊戰、綁架人質、暗殺、縱火、下毒、生化武器和核子武器……李大同對此書頗為反感,卻又敏銳地覺出其潛在意義。於是《冰點》專訪喬良,而記者沙林也將李大同的質疑當面直陳:如果強國也採取非常規的「超限戰」,又將如何?喬良很坦白地回答:果係如此的話,弱國當然要輸,但強國不會這樣幹的,因為規則是強國制訂的,所以強國決不會逾越自己的規則!

喬良在採訪中堅稱:超限戰的規則就是沒有規則,百無禁忌;至於面對戰爭倫理的質疑,他認為軍人只研究戰爭手段,只要勝利,而且公理從來都與強權在一起,正所謂成王敗寇。這篇專訪在《冰點》刊出,在知識界中惡評如潮。殊想不到刊出的當天,中南海便來電,稱:「中央首長要立刻看《超限戰》這本書。」
隨後《冰點》獲知中央政治局都在開卷「惡補」,其中兩個常委的秘書直接向喬良索書。繼而軍事院校規定此為團級以上學員的必讀書籍。《冰點》刊發一個月之內,歐美傳媒和軍方都紛紛跟進關注。而喬良在《冰點》專訪裏反覆提到一個大眾頗感陌生的名字—拉登,兩年之後正是他策動了震驚世界的九一一事件,超限戰的「沒有規則」得到了完全驗證,這是一輪暴戾與仇怨交織的大冤孽……
李大同、盧躍剛從來沒有認同過《超限戰》,但我卻佩服《冰點》的新聞觸覺。
對於故人喬良,我也不作任何道德評判,他的想像力和預見性的確突破了規則、倫理的邊際,這是誰都不能否認的。我只是迷惑不解,為何「大中華」的子民如此敢想而「大食國」的遺民如此敢幹?亨廷頓所預言的回儒文明合流共抗西方,是否真屬癡人說夢?
逢周三、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