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市場已經成為內地貪污分子洗黑錢的首選目標。中國人民銀行反洗錢監測分析中心主任歐陽衛民形容,在房地產領域中洗黑錢幾乎已到達「明目張膽」的地步。內地每年三千至四千億元人民幣洗黑錢的規模中,不少是透過房地產將錢由黑變白。中原(中國)物業顧問一名高層坦言:「很少理會客人的資金來源,就算有懷疑,亦不知道去哪裏投訴。」內地要打擊房地產洗黑錢行為,目前仍然充滿障礙。
房地產之所以被貪污分子看中,是因為買樓不容易被察覺,還可在全國購買,無區域限制;而且房產升值空間大,出租或轉手出售,都可產生「錢生錢」的雪球效應。雖然近年內地以宏觀調控手段控制樓市,但在深圳等地,不法分子最愛用來洗錢的豪宅,樓價依然節節上升。北京仁和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孟憲生便指,投資房產洗黑錢,很易瞞天過海。
買樓實名制度或可打擊
國家建設部在上月曾表示,將在今年落實買樓實名制度,此舉被指可防止買樓作洗錢之用,部門亦可查出買樓人士買樓數目和交易詳情。但上海一名地產經紀認為,有心洗錢人士多開幾個戶口便沒問題。中原(中國)物業顧問總經理黎明楷就建議,不如在登記產權的部門上建立關卡,要求買樓人士提供資產來源的資料。
去年九月,國務院反洗錢工作部際聯席會議上,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已向中央提出,應該抓緊研究對房地產、拍賣等洗錢高風險行業,建立反洗錢監管制度。據悉,當局可能在下月將《反洗錢法》提交全國人大審議,今年內有望出台。
監管地產存在技術問題
人行的反洗錢中心過去一直側重金融機構的違規操作,今年將向房地產和珠寶等行業推進。歐陽衛民認為,要從刑事立法、預防性立法和行業規則三個層面,打擊房地產洗錢問題;但他同時指出,對房地產行業的監管仍存在技術問題。
《中國經濟周刊》/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