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智慧:窩輪散戶唔係羊太

理財智慧:窩輪散戶唔係羊太

上周證監會發表了衍生認股證投資者的調查報告,翌日大部份報章都是報道去年窩輪市場的參與者多數是輸多贏少。
這個調查結果,反映出窩輪買賣是相當複雜的一種事項,而且輸面很高。
據證監會調查發現,去年有47.2%的窩輪小投資者是輸的,贏家只有30.8%,打和的12%,不知道(未平倉?)的則有10%。
但是這個調查缺乏窩輪發行商的數據,因為認股證是零和遊戲,有人贏便代表有人輸,而參與者之中,缺少了發行商的統計。
先假設窩輪發行是一門賺錢的業務,如果把輪商所賺的也一併計算入統計之內,相信賺蝕的機會會近半。

9成知道高風險

調查報告的另外一個發現,是窩輪參與者不是外界所了解的那般無知,除了有92.4%以上知道窩輪是高風險產品之外,有76%被訪者知道窩輪相關股份價格不是唯一決定窩輪價格的原因,有多達64.2%以上的被訪者能夠舉出最少一個股價以外的因素。
而有47.6%的人士,更加知道,窩輪的引伸波幅愈高,代表窩輪價格愈貴的道理。窩輪的引伸波幅,就算是大學金融系的學生,亦不容易掌握這個概念,但市場卻有47.6%的參與者明白,所以香港的窩輪投資者其實是很先進。

早有準備不怕輸

最可愛的是,有47.5%曾經投資窩輪的人士認為會繼續投資,當中有超過半數早有承擔風險的準備,預料會有虧蝕的情況出現,這種早有準備、不屈不撓的精神是難能可貴的。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