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個晚上,劉炳發都發了同一個夢,「唔知自己響邊,總之喺外地做緊嘢,跑嚟跑去。」他是東區醫院急症專科護士,南亞海嘯和台灣九份車禍發生後,他都被派往當地善後,今年農曆新年的埃及車禍也不例外。他在那裏當白衣天使,傷者的傷口、家屬的心靈,他都要撫慰。車禍死難者臨終前被黃沙打在面上的刺痛,路祭時他與家屬一起經歷,「我係照顧者嘅角色,雖然有啲鼻酸,都要收拾自己心情。」
特效的兩句說話
「我係劉護士,係嚟幫你。」這句廣東話,對在外地經歷亡命車禍的港人來說,是愁雲慘霧中的一道曙光;第二句令他們重燃希望的廣東話,是「定啲嚟,就快返香港喇」,根據劉炳發的經驗,這兩句說話是特效藥,功效迅速顯著。
除了當護士,劉炳發還要當信差。死了十四人的旅遊巴士車禍發生在埃及洪加達,重傷的被運往首都開羅,車程六小時。有家屬去尋親,姐夫重傷,被送往開羅醫治;姐姐生死未卜,可能是放在洪加達醫院的十四具屍體之一。家屬決定先去探望姐夫,把認屍的重任交給劉護士。好消息是,劉護士真的記牢了她的樣子;壞消息是,他一眼便認出了她的屍體。家屬接過電話趕到洪加達,看見劉護士,眼眶紅紅向他道謝。劉炳發說:「其實我做嘅嘢好簡單,佢哋畀張相我望,記住個樣,就係咁。」
劉炳發與隨團醫生劉楚釗共事十多年,劉醫生快人快語,劉護士斯文淡定。被外界視為英雄的劉楚釗說,醫生有時未能兼顧護士的體貼入微,例如劉護士在當地購買敷料,在自己的酒店房間設救傷站,更換傷者傷口的紗布,心理上的幫助遠大於生理上,「我哋醫生會覺得遲兩日先換都冇乜大礙,佢就話『唔得嘅,換咗會好啲』,呢啲細微嘢,醫生未必睇得到。」 記者:白琳
逢周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