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到美股勁升,假如港股仍是不振、反攻乏力的話,今次的經驗一定要好好記存。香港的恒指及H股指數成份都過份側重幾隻大股,令走勢較難揣測。
美股上周五晚其實可以更勁,可惜幾隻科技重點名牌炒股,如Google及蘋果電腦依然受壓,不過人家有3大指數,看標普500指數對整體市況便有更佳的概念。
港股無力反攻,其中一說是日圓息率回升,對沖基金行將拆倉,日股強力反攻尚可推說是資金回流,但日圓完全無升勢,可見加息是大勢,慢慢加卻是共識。
日本央行行事審慎,而日圓此刻仍是超低息,不似會觸發資金外流。一個概念可以忽然間在普羅投資者之間流傳,可見財經媒體的威力。最麻煩是一個並不足信的故事,當愈來愈多人相信便會成為事實,港股難炒,市場不夠大以及傳媒威力大,也是主因之一。
筆者近年開始轉戰外地市場,因為實在不夠人炒,要鋪定後路。
期指料三四百點內橫行
如果以恒指落後的走勢,期指應高速回升至15500之上才是正路。不過幾隻重磅電訊股長弱,升勢不宜寄予厚望,估計今次找出支持位之後,期指會有一段長日子在300至400點之間橫行。H股期指較值得憧憬,美中不足是兩大銀行嫌貴,希望炒出氣勢,回復一兩周之前的光景的八折,已大有運行。
自己不大喜歡幾大電訊股及兩大內地銀行股,換言之是被迫炒股不炒市,但近期這個動作並不容易,強弱過份分明,強勢行業例如農業概念及收租股,升得急勁又不敢高追。其實一時三刻找不到好的點子是正常,人家畢菲特再度蟬聯全球富翁第二名,投資的公司數目寥寥可數,怎會天天出籠股票推介。真正的高手應是做好功課,蟄伏等機會,然後一下子重鎚一擊,而每一個回合的勝負都有需時至少幾年的打算,好讓公司去發揮潛力。筆者自己有耐性,客戶卻多數沒有,不過集中火力提升回報這一招,短炒是同樣適用。
黃國英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黃國英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