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政府不能「坐山觀虎鬥」 - 盧峯

蘋論:政府不能「坐山觀虎鬥」 - 盧峯

九鐵管理層的「迫宮」行動看來終於成功了。
昨天,九鐵主席田北辰先生表示已在上周六向行政長官曾蔭權先生請辭,具體的離職時間則由曾特首決定。從避免公司內部爭拗進一步惡化、從避免九鐵高層對立僵局長時間延續等因素來看,田北辰先生自動請辭無疑有他的道理。但是,九鐵是一家政府擁有的重要公共交通機構、是一家重要的公營機構,它的高層人事任免特別是主席的任免不僅對公司的運作有重大影響,也是涉及公眾利益的決定,像這樣的決定既不應輕率或倉卒作出,更不能由公司管理層或員工單方面「迫」出來,不然九鐵未來的發展固然會受影響,它對公眾的服務也難免受到損害。
我們認為,首先要弄清楚的是田先生跟九鐵管理層之間的矛盾是個人作風的矛盾、是個人管理模式的矛盾、是溝通上的問題還是公司管治方式的矛盾。若果田先生真的像管理層及部份員工批評那樣是「外行領導內行」、「胡亂責罵下屬」、「作風專斷」、「不按商業模式處理票價問題」,並因此而引發種種矛盾及怨憤,那田先生自動請辭、自動辭職,政府另委主席也許是較好的解決辦法;但若果田先生是因為要改革九鐵的管治文化、是因為要提升公司運作的透明度及問責性而「開罪」管理層、而跟管理層「結怨」,那讓田先生請辭、讓田先生離職便只會令管理層得益、便只會助長一種抗拒改革、抗拒問責、抗拒提升透明度的管治文化,甚至令九鐵變成一個不需向公眾問責交代的「獨立王國」,這對公眾及九鐵服務都是沒有好處的。因此,特區政府及有政府官員參與的九鐵管理局不能再袖手旁觀、不能再坐山觀虎鬥,而應當仔細研究事件、而應當仔細了解過去幾年來九鐵的運作,以確定雙方「結怨」的真正原因、以確定出現「迫宮」行動的真正原因,然後再決定人事任免或去留的問題。

其實,今次九鐵發生罕有的「迫宮」事件也反映九鐵內部管理存在嚴重的問題。要知道九鐵公司主席跟管理層之間的工作關係相當密切,除了在定期高層會議及管理局會議內碰頭外,主席及管理層成員在其他場合、在其他涉及公司的活動上也常有溝通接觸的機會。然而這樣緊密的工作關係、這樣頻密的接觸不僅未能讓九鐵的管理更暢順、不僅未能讓兩方面更了解,反而令主席跟管理層的誤解、誤會不斷加深,最終更只能透過公開攤牌、透過「有你無我」的迫宮行動解決。這種溝通不暢、互不了解的情況,不是清楚反映九鐵根本沒有一個有效及互相合作的管理團隊、根本沒有建立一道成熟的管理模式嗎?
此外,九鐵除了管理層及主席外,也有一個由政府委任的管理局全盤監察九鐵的運作及就公司的重大問題作決定。要是管理層對公司的運作、對公司的管理、對主席的做法有不同意見,他們完全可以在管理局會議上提出,並透過管理局解決分歧。可從今次「迫宮」的事件看來,九鐵管理層雖然一直對主席田北辰先生有這樣那樣的不滿,他們卻始終沒有向管理局提出意見,也沒有嘗試透過管理局解決問題,以至最後採取鬥爭式的「迫宮」做法、要選擇公開攤牌的做法解決問題。像這種棄正常程序、捨公司正常架構不用的做法不單不可取,更反映九鐵管理局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更反映九鐵內部管理缺乏系統及制度。面對這樣嚴重、這樣根本的管理問題、面對一片混亂的管理模式,特區政府能不仔細研究、能不好好整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