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收到很多讀者的電郵,分享小朋友成長的問題,當中有很多問題的共同點值得帶出來與大家分享。
甲先生三代同堂一家六口小康之家居於大埔,大女兒4年級,開始需要與同學合作做功課。自從去完一位家境富有同學的家居後,回家後開始不斷問爸爸一些問題,由起初的:「佢屋企好大好舒服呀!」至後來的:「點解人哋可以一人一間房咁好」、「我想搬大啲間屋,唔想同妹妹一間房」,甲先生聞言傷心又自卑,不發一言不作回應。最近一次再聽到這些說話,終於按捺不住氣得趕女兒出門口,理由是「爸爸無錢無本事,你咁唔鍾意呢度,你就去你同學度,以後都唔好返來!」
乙媽媽獨子3歲,因獨子關係其行為較驕縱,當媽媽發現兒子有行為需要糾正而不作遷就時,兒子每每哭個不停,更哭喊出「唔要爸爸!唔要媽媽!」等話。令一心想教好兒子的媽媽傷心難過,八面玲瓏的媽媽更為此而想辭去工作專心教仔。
其實父母們,何必太介意小朋友這些無心快語呢?更不需把這些問題擴大,困擾自己情緒。
小朋友的世界單純而直接──好的想擁有;愛的想親近,此乃人之常情,只不過是成人世界不敢宣之於口。建議甲先生先拋低自卑情緒,輕鬆地與女兒談談他的生活價值觀,可用10隻手指有長短為例,分析雙方家庭優點,教導欣賞事物的心,更可同時灌輸正確的家庭價值觀。
另外,媽媽們可還記得少女時代發小男友脾氣的場面?還不是同樣聲聲的:「我好嬲你,你走呀!」……這些話!因知道對方是一個愛錫自己的人,完全是撒嬌式的快語。建議父母切忌把這些話放於心內,待小朋友情緒冷靜後分散其注意力,即可解決問題。
柯文滿 ([email protected])
15年專業教育經驗,近年以營養及飲食顧問身份出版著作,並同時義務為多本育兒雜誌擔任顧問工作。如家長有任何小朋友的問題,歡迎電郵與我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