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忍見被遣返科索沃<br>百男求婚助少女居荷蘭

不忍見被遣返科索沃
百男求婚助少女居荷蘭

有人向你一百零一次求婚,是真愛表現;有超過一百人同時向你求婚,就是患難見真情。一名科索沃(Kosovo)少女稱荷蘭為家,但面臨遣返,眼見這名樣貌標致、品學兼優的十八歲美少女,要返回那片受戰火蹂躪之地,逾一百名荷蘭男士近日「自動獻身」,向她求婚,希望協助她取得居留權,有人更聲稱不求回報。人間有情。

觸動荷蘭人惻隱之心的帕希奇(TaidaPasic),身世如粵語殘片般,聞者傷心,聽者流淚。一九九九年科索沃爆發戰事,屬回教少數族裔的帕希奇,十二歲隨父母逃難到荷蘭。「我當時連荷蘭在哪裏都不知。」帕希奇在這陌生的國度,以為可以落地生根,偏偏荷蘭當局收緊移民法,要遣返尋求庇護的難民,去年將她一家驅逐出境,並給予七千英鎊(約九萬三千港元)的「遣返費」。

只簽紙結婚不是佔便宜

帕希奇不但要離開結識六年多的好友,還錯失升讀大學的機會。她與家人回到科索沃,無家可歸,於是到波斯尼亞找工作。今年一月,帕希奇以旅遊簽證再踏足荷蘭,得到好同學的大學教授父親默倫坎普收留和協助,展開爭取居留權的行動,向法院提出上訴。
帕希奇的故事傳遍荷蘭,很多人認為政府太絕情,超過七千名荷蘭人簽名支持她。帕希奇的慘痛經歷,加上青春的面孔,教人由憐生愛。過去兩個月,超過一百名男士用電郵向她求婚,想藉婚姻「過橋」,讓帕希奇做過埠新娘,取得居留權。
帕希奇看着一封封求婚電郵,感動得流下淚來。「他們都是想幫我的荷蘭男子,他們不是想佔便宜,他們說只會簽紙而已。」她坦言結婚是一個「可能性」,但說求婚者多是求學少年,不合乎她的「擇偶條件」。

每天淚汪汪怕回傷心地

前途未卜,帕希奇每天以淚洗面,唯一心願是完成學業。「我住在這裏六年了,一無所有,我只想上學去。科索沃的戰爭不是我選擇的,是它令我來到這裏。」她原定五月中考終期試,更有機會升讀大學法律系,但夢想隨時化為泡影。
「她是聰明、堅強的女孩,但她過去受過不少創傷,目睹了戰爭的可怕,幾乎喪失雙親。」默倫坎普說。如果上訴法庭拒絕居留申情,帕希奇將於兩周內遣返科索沃。一想到要回到那片傷心地,帕希奇大叫:「我不能回去的!」她要以荷蘭為家,荷蘭收留她嗎?
英國《星期日電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