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洛舍維奇死了,在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Belgrade),有他的支持者流淚痛哭,更有幾百人在街頭獻花、簽署弔唁冊悼念他。但親者痛,仇者快,一代屠夫猝死獄中,國際戰爭法庭無法就他的大屠殺戰爭罪行作出最後裁定,深知他的罪行、在大屠殺中喪失了至親的人都惋惜,公義不能伸張。
毫無疑問,在塞爾維亞人心目中,米洛舍維奇對外用兵煽動種族戰爭以建立泛塞爾維亞國,是民族英雄,因此有五十四歲的居民指摘戰爭罪行法庭「對待他如動物」,當地多份報章亦指海牙法庭「謀殺」了他。但為了本族人而殘殺他族,他卻是罪惡滔天。
「我不會為他流一滴淚」
聯合國戰爭罪行首席檢察官龐德夫人(CarlaDelPonte)直指,米洛舍維奇的死令公義未能伸張,但他被指幹下的種族清洗等罪行不會就此放過,法庭會繼續審判其他戰爭罪犯。居中斡旋代頓(Dayton)協議結束波斯尼亞戰火的美國大使霍爾布魯克(RichardHolbrooke)更黑白分明說:「今日這個人,這……怪物,這令東南歐在二十世紀末蒙難的戰爭罪犯死去……我不會為他流一滴淚。」
在巴爾幹戰火中受過罪的波斯尼亞人、科索沃阿爾巴尼亞裔人,都嗟歎他就此死去不值。米洛舍維奇被指一九九五年下令屠殺斯雷布雷尼察(Srebrenica)八千名波斯尼亞回教徒,在屠殺中喪夫喪子的母親組織負責人恰察奇說:「看不到他受公義制裁,聽不到裁決太可惜,不過看來上帝已懲罰了他。」
一名科索沃阿爾巴利亞裔父親,在九九年米洛舍維奇鎮壓科索沃獨立的戰火中死了妻兒。他說:「我希望他償還,給我無辜的兒子、妻子和女兒作出償還。」
法新社/英國《星期日電訊報》/《觀察家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