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出師未捷身先死,九鐵主席田北辰在員工「迫宮」下黯然辭職。有人事顧問指出,事件可能會引發其他公營機構員工效法,日後透過集體力量迫使某些高層離職。不少公營機構主席慨歎,擔任這些公職很困難,一方面要向公眾問責、另一方面又要駕馭管理層,相信政府日後更難找外人出任公營機構主席。
合眾人事顧問公司總經理蘇偉忠表示,九鐵高層兵變引致主席田北辰辭職,對日後繼任人必定構成很大壓力。「佢(繼任人)可能會認為既然啲員工唔想改革,咁不如唔改啦,咁對公眾、公司都唔係好事。」他指員工及管理層今次幾乎一面倒「倒田」,反映田過往推行改革時不理員工感受,事件帶給領導層最大啟示是絕對不能「新官上任三把火」。「一定要按部就班,同員工多啲溝通,如果唔係最終只會失敗收場。」
兩敗俱傷不會有贏家
人力資源管理學會外務總監吳克儉說,領導層與管理層出現劇烈爭鬥,對公司內部定必構成極大傷害,「唔會有贏家,兩面都係輸家,兩敗俱傷。」
行政會議成員、城市大學公共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張炳良表示,行政管理人員公然向主席攤牌在公營機構內非常罕見,他認為港府作為九鐵大股東,應盡快介入事件,「唔係貿貿然搵個人接替就得,有冇人肯做呢?即使有,日後又點樣理順管理層同員工嘅不滿呢?」
香港體育學院主席李家祥指出,擔任公營機構主席比做自己生意困難及多挑戰,「公營機構冇正式指引,所以只可按照企業管治嘅原則去理解,如果雙頭馬車掌握得唔好,就好容易有衝突。」隨着社會要求問責的聲音愈來愈強,他相信政府日後會更難找合適人才,擔任公營機構主席。
落得如此下場是不幸
身兼職業訓練局及生產力促進局主席的梁君彥則形容,田北辰和九鐵管理層都是為公家服務,但落得此下場是「不幸」,若機構文化未符合市民期望,管理層敦促多一點無可厚非,是否管得太多,只能由市民判斷。
浸會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院長何順文表示,事件反映九鐵管理局欠缺仲裁機制,處理主席與行政總裁之間的矛盾,在外國的公營機構董事會,通常會委任一個資深的獨立非執行董事作為高級董事,發揮居中調停的角色,香港應參考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