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行政長官曾蔭權的寶貝錦鯉早已聞名遐邇,而昨日是他遷入禮賓府後的首個開放日,不少市民都慕名而來欲一睹「城中第一錦鯉」的風采,前來參觀人數之多更是歷年少見,可是錦鯉卻不供參觀,令不少市民十分失望。政府新聞處解釋,錦鯉池太小,擔心圍觀人群太多令錦鯉受驚,所以沒有向外開放。 記者:陸羽平
昨日是曾蔭權遷入禮賓府後的首個公眾開放日,全日共有一萬五千八百零七名市民前往參觀。昨早十時開放前已有近五百名市民排隊等候,人龍延綿不絕。排頭位的七十二歲邵婆婆早上七時半已到達。她說,曾參觀過三、四次,但距今已有十年,這次再次造訪是因為府內添置了一池錦鯉,所以特意前來看看。
「魚池都係納稅人畀錢」
參觀的市民一如以往,由下亞厘畢道東門進入,經過花園亭台及噴水池後,再經由主樓通道,取正門離開。途中可以看到禮賓府內主要種植的杜鵑花外,還有數十種不同品種的奇花異草;以及主樓內特首平日接待貴賓的客廳、飯廳。惟這次開放日,市民不能像以往一樣進入特首頒授紫荊勳章的金紫荊廳參觀,而主樓上層的寢室、麥理浩年代加建的泳池及曾蔭權花費三十萬元興建的魚池,皆一概謝絕參觀。
有不少市民因未能一睹錦鯉池深感失望。任職文員的莫小姐說:「你個幾十萬嘅魚池都係納稅人畀嘅錢,好應該畀人睇下。」七十二歲的袁瑞蘭也特意邀請數名好友一起來看錦鯉,可惜未能如願;她提議「如果驚啲錦鯉俾人嚇親嘅,你咪可以戙個肅靜牌,劃個範圍畀我哋離遠望下都好呀!」
政府稱主要供市民賞花
杜太在三十多年後舊地重遊,她指出看不到錦鯉固然有點失望,惟該處盛開的花卉較以前打理得好,令人精神為之一振。至於不開放錦鯉池的原因,政府發言人解釋,禮賓府主要供市民賞花,加上方便人流管制及錦鯉池太小,擔心圍觀人群太多會嚇親錦鯉,所以不開放該池。發言人又稱,禮賓府因與以往用途不同,平日要當辦公室,故以保安為由,今年不再開放金紫荊廳供市民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