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聯反擊99%企業未捐分毫<br>扣稅政策窒礙捐款

工商聯反擊99%企業未捐分毫
扣稅政策窒礙捐款

內地九成九企業從沒捐過一分一毫給慈善機構!中國去年私人捐贈僅得十七億元人民幣!雖然國家主席胡錦濤提倡分享經濟成果,但內地富人「錢多仁少」、「為富不捐」的問題頻頻曝光,令內地企業及富豪備受壓力。身兼全國政協委員的全國工商聯副主席辜勝阻,近日向全國政協會議提交議案為商界伸冤,大數政府不是,狠批政府內外有別的捐款扣稅政策以及龐大的收費罰款,才是內地富豪不願捐錢的主因。

歷時十一日的全國政協十屆四次會議將在今日閉幕。辜勝阻早前在提案中指出,企業捐款扣稅政策內外不同,打擊國內企業的捐款意欲。根據中國法律規定,外資企業的捐款沒有扣稅額限制,均可全額從稅前利潤中扣除。相反,國內企業捐款的扣稅額卻有上限,為該企業稅前利潤的百分之三。

國內外企業 扣稅額有別

辜勝阻又指出,國內企業的非稅負擔太重,亦影響他們的捐款意欲。全國前年財政預算內收費規模超過一千七百億元人民幣,而沒有納入財政預算的各種收費、罰款卻達到八千至一萬億人民幣,企業非稅負擔過重,捐款能力大打折扣。
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王克英等政協委員亦批評,中國目前的慈善機構絕大部份是政府舉辦的「官辦慈善」,募捐像攤派;而這些「官辦慈善」對於善款的來源、運用以及去向等,很少向外公開,令這些慈善機構的公信力不足。

「官辦慈善」 公信力不足

王克英亦指出,雖然中國有超過一千萬家註冊企業,但只有不足十萬家企業有捐贈紀錄,即百分之九十九的企業沒有捐過一分一毫。
另外,來自私人的慈善捐贈也很少。去年全國全部私人捐贈僅得十七億,當中只有一成五來自國內的富裕階層。
辜勝阻、王克英等人呼籲加快《慈善事業促進法》的立法程序,從稅收、政策等層面,扶助中國慈善事業發展,解決捐款渠道不暢問題。
《廣州日報》/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