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瑪湯遜(EmmaThompson)在《理智與感情》(SenseandSensibility)的拍攝日記裏這樣寫:「開會的時間到了,可每個人依舊瑣瑣碎碎地交談着。惟有李安,他不管在哪裏,都保持着自己一貫沉默寡言、謹慎自持的態度。看着他,令我有種相形見『疲』的感覺。」
李安電影沒有港片那種笑遲一秒驚死觀眾反面的密集節拍,更無中國第五代導演那種血肉連皮還帶骨的沉重包袱。愛瑪湯遜差點想拜李安為師:「他打着太極拳,只是一直曲着肩,抽着煙!也許,我們也該學太極拳。」李安的電影和他的人一樣:不慍不火,卻緊扣觀眾情緒。
磨劍十年,李安至今拍了四部華語片,都不離中國文化。處女作《推手》,他選了被港人拍到殘的太極拳做題材,平實地把這套久仰大名的太極拳拍出真功夫,一鳴驚人。《喜宴》以傳統喜宴為題,探討同性戀在中國人社會的空間。《飲食男女》把中國飲食文化拍得出神入化,並從食之味帶出中國式的親情與愛情獨有的甜酸苦辣。《臥虎藏龍》更將武俠片推向國際電影舞台最前線。李安精於挑選題材、把握時機重新包裝來推銷他的富有中國文化特色的電影。四部華語片都是表面老套,實質惟陳言之務去,貌似曲高,其實平易近人的作品。
李小龍宣揚其功夫哲學時說:「beacupofwater」。台灣影業凋零,電影人不懂變不肯變難以生存。《斷背山》(BrokebackMountain)的成功是一次中西文化完美的結合。其實,早在他拍《理》片時處理中西文化差異的驚人寬容度,已技驚四座。兩片都改編自名著,也同樣出色。究其根源,總在「壓抑」這兩個字。
每個人心裏都有座斷背山,每個民族心裏何嘗沒有座斷背山?百年滄桑,中國人仍在追求平等自由!可這些在西方世界早已是與生俱來的普世價值,在華人世界卻是奇珍異寶。壓抑愈久,渴求愈大,這已是很多華人獨有的DNA。創作人慣以作品言志,《斷背山》處理壓抑與渴求,看似平淡如水,實質百味翻騰,果然劍由心發,教人動容。翻看李安舊作,當知它們都是一脈相承。李安一直在荷李活外圍打拼,除《變形俠醫》(TheHulk)外,他拍的都是非主流西片。神州被禁,《斷》片仍發光發熱,退一步果然海闊天空。beacupofwater!接觸過李安的人都知他是謙謙君子。他的電影總是喜樂從容,精緻優雅。人說李安匠氣,是的,他是個匠,是個聰明優雅的巨匠。
撰文:鍾樂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