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荷李活電影《壯志凌雲》(TopGun)中展示雄風的F-14戰機,服役美國海軍三十多年,由冷戰時期到伊拉克兩場波斯灣戰爭,立下過不少戰功,但隨着年月消逝,這款經典戰機最終難逃從此退下前線的命運,前天(周五)最後一批全部二十二架F-14「雄貓」(Tomcat)戰機由航空母艦「羅斯福」號起飛,列隊飛行到維珍尼亞州的「海洋海軍航空站」(OceanaNavalStation),正式飛入世界軍事作戰部署的歷史裏。
是美國海軍王牌的F-14戰機自七十年代在越南戰場上空飛行,為撤退美軍提供空中掩護;三十多年後,戰機仍然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天空飛行,為美軍作轟炸支援。但上月八日,一隊F-14戰機在伊拉克上空執行完最後一次作戰任務後,標誌這種戰機從此退下戰場前線。
老化且維修成本增
當時奉命執行F-14最後一次任務的海軍上校西斯摩爾表示:「F-14是我們製造的最優秀戰鬥機之一,看到它馬上就要退役,我們感到有些惋惜。」
隨着機身老化和維修成本增加,F-14已跟不上美國海軍提高作戰精確度的要求,被性能更卓越、作戰能力更強的F/A-18「超級大黃蜂」(SuperHornet)取代。在交接的過渡期,F-14會繼續飛行至今年九月,但不會執行作戰任務。
自一九七二年F-14A服役起,發展至今還有B、D共三種型號,主要執行艦隊防禦、截擊、攻擊和偵察等任務,有美軍航母艦隊「守護神」之稱。一九八八年,這種機在雷達、航空電子設備和導彈搭載能力等方面經過了進一步改進升級,最終定名為F-14D「超級雄貓」。
現今講求精準裝備
但現今戰爭講求精準武器裝備,大規模精確密集地對地轟炸已列入軍事行動的優先考慮,令F-14的攻擊特性、空中混戰能力顯得有些過時。雖然美軍曾改裝部份F-14,但它的載彈量仍不及新型F/A-18。
另外,F-14使用成本高昂,也迫使五角大樓忍痛割愛。由於接近服役壽命極限,F-14事故頻生,每小時飛行時間需要進行五十小時的保養,相反,「超級大黃蜂」只需要五到十個小時的保養。
曾經擔任過F-14戰隊指揮官的美軍前太平洋第七艦隊司令法倫也說過:「美國海軍補充了更新式的戰鬥機,戰鬥力將更加強大,但人們仍會懷念F-14美麗的身影。」
列為一代經典飛機
軍事分析員派克(JohnPike)坦言F-14是一代經典飛機:「如果你想找一種飛機代表一個航空年代,它會列入名單中。」他說,有了F-14戰機,「航空母艦很難沉沒,因為你(敵軍)永遠無法接近它。」
美聯社/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