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妹妹是蕾絲邊啊?」我琢磨了半天,也搞不懂這是甚麼意思。這是西加奈子的小說《櫻》裏面的一句話。
我還以為「蕾絲邊」是說女性穿的lace邊內褲,要不也許是指杜蕾斯避孕套。都猜錯了,「蕾絲邊」原來是"lesbian"的音譯。「你妹妹是蕾絲邊」,就是說你妹妹是同性戀,要命。好端端的英文詞語,一旦轉化成日文的外來語,真好比蛻變成禽流感細菌,很不好對付;再翻成中文,可成了變種H5N1了。
其實中譯又分大陸台灣兩種,大大不同。同一句話翻成中文,倒有兩個說法。室井佑月的《電車小小說》,裏面有一句話翻成:「看來我今天又要和她炒飯了」。炒飯,我想是台灣地道的說法,意指做愛,跟吃的炒飯沾不上邊。這詞兒我還是看吳宗憲那個我猜我猜的節目才學會的,方言有時可真捉狹。
難怪老外學中文,倍覺費勁,哪怕是板板正正的標準國語,也常叫他們鬧笑話。那天在中央電視台一個節目,好幾個北京留學生就說出了他們出洋相的故事。
一個韓國學生家裏買了啤酒,因沒有「起子」(bottle-opener)打不開瓶子,就向士多老闆求助說:「能不能借你的『妻子』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