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故事:掃街工靠2000元變身女裝褲大王

創業故事:掃街工靠2000元變身女裝褲大王

「如果當年沒有創業,今天會是啥樣子?」偶然看到路邊的掃街工人,趙孫立會這樣問自己,身為一間資產規模逾六千多萬元(人民幣.下同)的服裝企業董事長,很難想像他二十多年前只不過是個掃街工人。
七九年,十七歲的趙孫立高中畢業,第一份工就是接父親的班做掃街工人,月薪五十多元當時已算高收入,「我能夠掃大街,可我不能一輩子掃大街吧?」,趙孫立說。

率先引入電腦繡花

八二年,他辭了這份「鐵飯碗」,帶着五百元積蓄和借來的一千五百元到浙江義烏入貨。由於資金不充裕,趙買入鈕扣拉鏈等小商品作起步,在鄭州市的服裝批發市場的地攤做起,幾年間,他賺到第一個一百萬。
市場競爭愈趨激烈,他就走在市場之前,引入電腦繡花,最初幾年生意火紅。當電腦繡花廠紛紛加入競爭,趙便謀求新發展,把目光投向加工成衣,成立了婭麗達公司,生產女裝褲。

年產360萬條褲

起初受到大量劣質仿製品的打擊,多年「慘淡經營」。他逐漸明白,如果想尋求長遠的發展,須有自己的品牌。二○○○年,趙將「婭麗達」註冊成女裝褲商標,還迅速建立銷售網絡,並且愈做愈大。目前,「婭麗達」年產女裝褲三百六十多萬條,年銷售額逾億,已成了內地女裝褲的領導品牌。
談到創業心得,趙自有一套見解,「人們常說,勝者為王,敗者為寇。我覺得創業則是『敗者為寇,剩者為王』。在市場風浪中,能夠堅持到最後的,往往就是勝利者。」
《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