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今年起全面免除農業稅,但一些地方卻採取「稅內損失稅外補」的變相方式,增加農民負擔。有全國政協委員建議,應建立監管減輕農民負擔的法規體系。
收費五花八門
全國政協委員儲亞平揭露說,農業稅取消後,引發農民負擔反彈的潛在因素還很多。這些因素包括:一,農民負擔的主體由過去的鄉村基層組織逐步向以涉農收費部門及相關單位轉變;二,農民負擔的項目由行政事業收費向經營服務收費轉變;三,農民負擔的方式由過去「集中式」收取向全年「分散式」收取轉變。這些變相的負擔突出表現在農村義務教育、建房、計劃生育、外出務工,甚至辦理新身份證等多方面,可謂五花八門,防不勝防。他引用農民的話說,「免了農業稅,又來了新負擔。」
《大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