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奪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上台領獎時謝謝爸爸、謝謝媽媽、謝謝作者、也謝謝(排名絕對分先後)「台灣、香港、中國的朋友的關心」。獨沒有謝謝電影兩大斷背男主角,兩大牛仔巨星一怒之下杯葛慶功宴,並對記者發牢騷:「他就是沒有謝謝我們演員!」
有沒有發現這種電影頒獎的紅地氈場合,得獎人上台領獎後的那一串謝謝,是最悶蛋的獨白,謝謝爸爸、謝謝媽媽,還有一直默默支持本人的老婆等等。然而拍一部電影,工作人員隨時成千上百,《斷背山》拍攝九個月,攝影器材和工作人員每天要分成二三十輛小貨車進山,看看片末工作人員名單,除了傳送飯盒的阿嬸,光司機(Drivers)的名字就有十多二十個。
一部電影不是光靠兩張主角臉孔,司機更是不可或缺的無名英雄。因為北美公路網主次分支,越往深山深林發展,路子就越走越窄,一輛大貨車挺進困難,只有化整為零,分為十多輛小車,這樣一來司機也就眾多。《斷背山》拍攝過程,司機也很重要的,如果他們像九寨溝張家界那般水準,一面開車一面打瞌睡,亂踩油門,不慎掉下百米懸崖,不幸車上有我們大導演和大明星,那就斷背未捷,先行斷魂了。因此以中國人的身份,見識過中國公路巴士貨車司機的水準,大有感觸,李安領獎開口鳴謝的第一對象就是那批專業醒神的美國司機。
連華文傳媒上慣見的訃聞,家族越大,名望越高,「同泣告」的一大串家屬名字就越長,但最後通以「親屬繁多,不能盡錄」的八個客套字,證明連中國人也懂得這個道理:同泣告的人當中,總有上不了車的,有所拉漏,在所難免。
李安之錯,錯在出席頒獎禮前沒有買一份華文報紙,抓着一篇三藩市客家梅縣王母太夫人駕返瑤池的訃文,在「痛於公曆幾多幾多年」之後的一堆文字間,叫兩個牛仔明星過來,指着訃文最後一句:「親屬繁多,不能盡錄」,用準確的英文向兩位大明星翻譯一次,再解釋中國文化慎終思遠,對於面子,比你們美國人重視得多,一段ModelAnswer的訃文,尚且有這一句話,等一會我上台領獎,致謝時拉了誰誰的名字,因為直播時間寶貴,又不是眼看煲呔上位的親中人士,可請不要呷醋撒嬌,安哥哥還是打心裏疼着你倆。
不幸中之大幸,是《斷背山》工作人員中的那批司機雖然是勞動人民,終究有點涵養,沒有因為李安沒有鳴謝自己而把幾十輛空車浩浩蕩蕩開到頒獎會堂的門口,像香港的士大佬們堵塞美利道一樣。李安天生一條苦命,連笑起來也有那麼一彎苦味。做人難,做男人更難,做一個成功的男人更更難,做一個跨國成功的台灣男人,更加難難難難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