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可持續發展意念成為本港社區發展新趨向,聖雅各福群會及香港仔街坊福利會前年獲可持續發展基金資助,分別以一百三十萬元開展名為「21世紀可持續發展社區議程──灣仔版」及「城市綠洲」發展項目。把原是民間生活寶庫的灣仔舊區化身成文化旅遊熱點,荒廢的山邊及屋邨熟食亭亦可變身成教人目眩的城市綠洲。 記者:蔡建豪
作為市區重建重點的灣仔舊區,灣仔老街坊陳達志說出不少居民的心聲:「灣仔係就嚟要完結嘅一個區」。服務該區多年的福利機構聖雅各福群會在可持續發展基金資助下,為舊區帶來曙光。
該會服務主管林國偉指出,計劃重點的「灣仔民間生活館」,前年開始向老街坊收集古物,成功募集到三百多件物品,其中木屐、茶壺及傢具等生活用品一應俱全。現正與政府洽商,申請將區內歷史悠久的戰前建築物「藍屋」地舖,作為民間生活館的館址,預期數月後可落實計劃。
老街坊任導遊講鬼古
計劃另一重點的灣仔區文化旅遊活動,則為舊區帶來商機。已試辦多次的旅遊團各具不同主題,由老街坊擔任導遊,親述區內古老相傳的鬼古及歌舞昇平的夜生活,不少參與活動的年輕一輩均聽得興致勃勃。
香港仔熟食亭變綠洲
香港仔街坊福利會的「城市綠洲」計劃,則把區內的荒廢山邊及屋邨熟食亭進行大變身。福利會計劃督導經理梁碧鈿坦言,透過政府部門及居民同心協力,昔日香港仔漁暉道山邊防空洞頂的荒地,現在是居民駐腳品茗的美麗庭園;昔日華富邨屋邨平台的熟食亭,已成繁花似錦的樂園,更難得是社區公園內的盆栽,全是區內長者閒時苦心經營的成果。
政府於○三年以一億元成立可持續發展基金,成立至今合共資助十四個可持續發展項目,資助金額達到一千二百五十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