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債與息:按揭息率如何釐定?

淺談債與息:按揭息率如何釐定?

踏入2006年,愈來愈多銀行提供新的按揭計劃。傳統的按揭息率一向以「最優惠利率」為基準,新推出的按揭計劃則加入了以「銀行同業拆息」作基準。
自從利率協議取消後,香港的銀行便自行決定本身的最優惠利率,而修訂時間一般是在美國聯邦基金利率出現變動後,但間中也會在其他時間作出修訂,所以,最優惠利率並沒有一定的修訂時間,亦沒有統一的修訂幅度和標準。2005年銀行界更罕有地出現了不一致的最優惠利率,以現時情況為例,便有8厘及7.75厘兩個優惠利率。

因應看法定取捨

以最優惠利率作基準的按揭利率,一般是以「最優惠利率減2厘多」定價,結果息率仍在5%或以上水平;若以同業拆息作標準,則是「同業拆息加不到1%的手續費」,因目前同業拆息維持在4%水平附近,其吸引力看似較大。
同業拆息(HIBOR)是一個市場利率,會隨着市場的供求而不停變動。每天上午11時,20多間指定銀行便會自行報呈利率水平,經收集後再去掉最高和最低價,然後再取其平均值而得出統一的參考港元利率。要注意的是,同業拆息並不是單一利率,而是包括1個月、2個月、3個月、6個月等多個不同檔期的利率。
在正常的經濟環境下,短期的1個月同業拆息會較長期的1年為低。申請按揭計劃的客戶若選取1個月同業拆息作為按揭利率基準,通常可付出較低的利息開支。然而在加息周期時,1個月息率的平均走勢可能每天在上升,所以按揭息率在首數個月雖可能較低,但往後的月份則可能會持續攀升。所以,投資者必須配合自己對利率前景的看法來作出取捨。
陳鳳翔
中國工商銀行(亞洲)助理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