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手指:街市偉、伯南克誰更可信

金手指:街市偉、伯南克誰更可信

收到很多讀者的來信,話孫柏文用古代歷史去講解金銀市場,覺得好新鮮好有趣。一連幾日將紙幣與黃金的歷史比喻為凡人與上帝的鬥爭,今日唔講歷史,金手指試吓篤一個比較貼市的故事。
開動印刷機亂刷紙幣,將紙幣供應提升,便將紙幣價值推跌。不過要看紙幣生死存亡,可能要等幾年。對於那些日日站在銀行㩒股票機的讀者,真係睬我都儍。所以今日我同大家講近排又有嘢搞的「濠賭股」奧瑪仕(959)呢隻股票,去解釋印刷機啟動,點樣令「公仔紙」供應氾濫,令股票價值受壓。
2004年2月20日,奧瑪仕還是一間一沉百踩的電子公司,當時它發出了七十二張可換股票據。持票據人士,可以隨時用20萬港元加一張票據向奧瑪仕換股。每一張可換股票據可增加奧瑪仕已發行股本之5%,七十二張可換股票據全數行使,便可以把奧瑪仕的股本擴大三十三倍(股本x1.0572)。

印鈔機印不停

打個比喻,以前一股奧瑪仕可以換一件蛋糕,呢啲可換股票據行使之後,就要用三十三股才可以換一件蛋糕。如果將股票換作貨幣,一件蛋糕值10元,一股也值10元。將股本增大三十三倍,亦等於3300%的通脹。假設蛋糕價值不變,一股的價值就會跌至3毫子。
奧瑪仕發行的七十二張可換股票據,只剩下十四張未換股,所以奧瑪仕「通脹」期高峯已過去,頂多只會將現在的股本再增加一倍。如果大家想知道,生活在惡性通貨膨脹(Hyperinflation)之下的感覺,只要去問那些當年以全副身家4元買一股奧瑪仕的「投資者」的感受,便清楚了。
不過,奧瑪仕的相關人士,也只發出了七十二張可換股票據,亦算有一定節制。花旗國中央銀行,就沒有這限制了。它們的印刷機,可以不停地印「公仔紙」,令到價值大跌。
1972年,35美元便可以買到1盎斯黃金,到了80年,1盎斯黃金便去到850美元。「街市偉」和伯南克,哪位更可信呢?
孫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