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觀近望:利好因素仍在H股等買貨

遠觀近望:利好因素仍在H股等買貨

最新一周的石油庫存顯示,美國的原油存量大幅增加,數量已達到99年5月以來最高水平,雖然拖累油價跌至60美元,石油股份受壓,但亦紓緩了市場擔心油價高企帶來的通脹風險。另外,美國將於周四拍賣10年長債,令債券市場變動不大,成為美股得以企穩的主因。長債拍賣後,預期長息將會再現波動,美股仍有下跌風險。
港股在連續兩日急跌後,果然出現技術反彈,但即使外圍日股大升409點,對港股的幫助不大,恒指升至15556點已乏力,最後收報15510點,只微升17點,成交更大幅收縮至279億元,較前日減少132億元,可見投資者對後市寄望不大,未能再吸引買盤入市。恒指現時在50日線15535點已見阻力,反彈之後,大市仍有機會再下試15241點二月低位。
近兩日大市急挫,中資股自然難獨善其身,H指連番下跌。此次的調整除跟隨大圍走勢及氣氛外,大行紛紛提出看淡國企的言論,亦是造成中資股出現小股災的原因。

H指50日線應可守

H指去年12月升穿5300點水平,直至2月下旬上試6800點不果,已經有近1500點升幅。3個月內指數升了28.3%,現時要稍作調整,跟隨外圍走勢回落亦不為過。至於大摩發表報告看淡國企股,在其號召力下,亦有資金跟隨沽售中資股。總體來說,個別股份下跌,雖有其行業因素,但更多原因是之前累積升幅已大,現時需要調整。
中資股現時的投資氣氛減弱,但以昨日H指跌至6200點水平來看,與上月最高位已有近1成跌幅,如無意外,短期會在50日線6140點附近有所支持。後市方面,人民幣升值問題、QDII來港投資問題等利好因素仍然存在,H指大幅跌穿6000點的機會甚微,大家不妨靜候入巿機會的來臨。
連敬涵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連敬涵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