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專欄:驕傲與恥辱 - 李怡

李怡專欄:驕傲與恥辱 - 李怡

李安獲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只讓他「高興三分鐘」,接下來他以為《斷背山》當仁不讓會得最佳影片獎,卻想不到敗給《Crash》,讓他回到酒店「氣得睡不着」。
他生氣是有道理的,因為《華盛頓郵報》與《洛杉磯時報》都質疑《Crash》的獲獎,「是否真的與電影質素有關」,還是因為影藝學院與荷李活尚未接受將最高殊榮給予一套同性戀電影,尤其是很難接受長期在荷李活電影中佔重要地位的牛仔英雄,被演繹成同性戀兼感情脆弱的角色。
荷李活雖號稱是自由派的大本營,但奧斯卡在七十八年歷史中,因「文化不正確」或「政治不正確」而被排斥的實在不少。其中第五十四屆(一九八一年)華倫比提(WarrenBeatty)導演兼主演的《亂世情天》(Reds),是一部很了不起的電影,獲奧斯卡十二項提名,結果和《斷背山》一樣,僅得包括最佳導演的三項獎,而最佳影片就輸給了《烈火戰車》(ChariotsofFire)。原因極可能是《亂世情天》係一部有左傾意味的政治傳記電影。荷李活的文化保守主義幾十年來都未能像歐洲國家那樣步向前衞。
李安雖然說「生氣是人之常情,我又不是得道高僧」,不過他又說,「公道自在人心,反正過兩星期就沒人會記得。」他還是相當豁達。

對李安獲最佳導演獎,最反應怪異的就是中國內地的媒體了。內地多家媒體都在頭版以顯著標題報道李安的成就,將他稱為「民族英雄」,但報道中卻刻意略去李安生長在台灣的背景,對《斷背山》的同志題材也低調處理。
英文《中國日報》星期二的頭版刊登李安榮獲奧斯卡最佳導演的消息,稱「李安是全世界中國人的驕傲,也是華人電影界之光」。內地電視台報道李安獲獎,刻意刪去了他最後講的「給我媽媽、家人及所有在台灣、香港及中國的人」,並用中文說「謝謝大家的關心」這句話。李安在講詞中感謝兩位牛仔「教懂我們……愛情的偉大」,也被內地電視台砍掉了。直到二○○一年,內地官方媒體仍指同性戀為心理異常,現在當然還是一個敏感議題。
因此,諷刺的是,被大陸媒體稱為「華人電影界之光」的《斷背山》,是不被允許在中國內地的戲院公開上映的。「中國人的驕傲」的「中國人」李安,當然絕不可能在中國內地成長,他的早年得獎影片《喜宴》就不可能在內地拍攝。他的台灣背景,內地傳媒也要避免向公眾報道。總之,他算是不知從哪裏掉下來的「華人之光」就是了。
「民族英雄」是本民族無法包容的「英雄」,「中國人的驕傲」反照出來的是內地社會的恥辱。
逢周一、二、四、五刊出